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民国时期中学班级管理体制变迁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导言第7-12页
 一、研究缘起第7页
 二、相关概念界定第7-8页
 三、理论及实践意义第8-9页
 四、研究方法第9页
 五、国内研究现状第9-12页
第一章 “级任制”的产生与争议第12-24页
 第一节 我国班级管理体制源头追溯第12-15页
  一、京师同文馆与“帮提调”第12-13页
  二、《奏定学堂章程》与学监制第13-14页
  三、民初中学班级管理体制的多元化第14-15页
 第二节 中学级任教师制的产生第15-20页
  一、中学“级任教师制”出现的背景第16-18页
  二、何谓中学“级任教师制”第18页
  三、级任教师的职责第18-20页
 第三节 中学级任教师制的实施与争论第20-23页
  一、级任教师制指导下的中学概况——以几所中学为例第20-22页
  二、教育界之争论:中学是否应当实行级任制第22-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二章 “指导制”的多元探索第24-39页
 第一节 “分组指导制”——以东南大学附中为例第24-30页
  一、分组指导制出现的背景第25-26页
  二、分组指导制实施的办法第26-29页
  三、关于“分组指导制”的分析与评价第29-30页
 第二节 “生活指导制”——以福建双十中学为例第30-33页
  一、生活指导制出现的背景第30-31页
  二、生活指导制实施的状况第31-32页
  三、关于“生活指导制”的分析与评价第32-33页
 第三节 “训导合一制”——以江苏省立扬州中学为例第33-37页
  一、训导合一制出现的背景第34页
  二、训导合一制实施的状况第34-36页
  三、关于“训导合一制”的分析与评价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三章 “训育导师制”的应运而生第39-50页
 第一节 中学训育导师制的产生第39-44页
  一、中学“训育导师制”出现的背景第40页
  二、何谓中学“训育导师制”第40-42页
  三、中学训育导师制施行的办法第42-44页
 第二节 中学训育导师制的实施与评价第44-49页
  一、中学训育导师制的实施情况第45-47页
  二、教育界对“中学训育导师制”的探讨第47-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结语第50-54页
 一、民国时期中学班级管理体制发展的特点第50-52页
 二、对现行班级管理体制的一点启示——建立“全员班主任”责任制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江苏省普通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的学生在线自主模拟测试系统研发
下一篇:济南市商业性健身俱乐部高绩效工作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