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参与的课堂即时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8-16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一) 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理念的转变 | 第8页 |
(二) 小学生课堂积极参与的意义和价值 | 第8-9页 |
(三) 现实的需求及研究者实践中的反思 | 第9页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三、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一) 课堂即时评价的相关研究 | 第10-13页 |
(二) 学生课堂参与的相关研究 | 第13-16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6-22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一) 课堂即时评价 | 第16-17页 |
(二) 学生课堂参与 | 第17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一)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7-18页 |
(二) 教学交往理论 | 第18-19页 |
(三) 主体教育理论 | 第19-20页 |
(四) 教学评价理论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即时评价影响学生课堂参与的实证研究 | 第22-40页 |
一、研究的思路与设计 | 第22-24页 |
(一) 研究的思路 | 第22页 |
(二) 研究的对象 | 第22页 |
(三) 研究的方法 | 第22-24页 |
(四) 研究的过程 | 第24页 |
二、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 第24-40页 |
(一) 课堂即时评价的应用现状 | 第24-26页 |
(二) 学生课堂参与的现状 | 第26-29页 |
(三) 课堂即时评价对学生课堂参与的具体影响 | 第29-37页 |
(四) 教师与学生存在的困难与需求 | 第37-40页 |
第四章 改善即时评价以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的具体策略 | 第40-46页 |
一、评价内容具体化 | 第40-41页 |
二、评价方式多元化 | 第41-42页 |
三、评价功能有效化 | 第42-43页 |
四、评价互动情感化 | 第43-44页 |
五、评价对象差异化 | 第44-46页 |
第五章 对于本研究的进一步思考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 | 第50-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