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社会心理、社会行为论文

农民工犯罪的社会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概念界定第10-14页
     ·“农民工”的内涵及其特征第10-13页
     ·“农民工犯罪”概念及其属性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页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4-16页
     ·研究思路第15页
     ·研究方法第15-16页
第二章 农民工犯罪的现状分析第16-22页
   ·农民工犯罪的类型第16-17页
   ·农民工犯罪的特点第17-22页
第三章 农民工犯罪的原因分析第22-32页
   ·农民工犯罪的主观原因第22-24页
     ·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就业竞争力相对缺乏第22页
     ·法制观念淡薄,自我调适能力较差第22-23页
     ·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缺乏正确的致富观念第23-24页
   ·农民工犯罪的外部原因第24-32页
     ·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第24-25页
     ·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制度第25-27页
     ·城市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第27-28页
     ·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文化的差异第28-30页
     ·农民工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第30-31页
     ·业余文化生活的单调第31-32页
第四章 解决农民工犯罪问题的对策第32-43页
   ·提高全体农民的受教育水平第32-34页
   ·加强对农民工的道德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第34-36页
     ·加强农民工的道德教育第35页
     ·加强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第35-36页
   ·努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第36-39页
     ·改革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第36-38页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第38-39页
   ·着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第39-40页
   ·建立健全农民工维权机制第40-43页
第五章 结束语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49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49-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完善
下一篇:兰州市大学生农民工城市融入困境及解决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