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5页 |
引言 | 第15-21页 |
第一章 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概述 | 第21-27页 |
·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基本内涵 | 第21-22页 |
·社会保障概述 | 第21-22页 |
·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基本内涵 | 第22页 |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原则 | 第22-23页 |
·法制性监督和政府行政监督并立原则 | 第22-23页 |
·公正性原则 | 第23页 |
·独立性原则 | 第23页 |
·安全谨慎性原则 | 第23页 |
·科学性原则 | 第23页 |
·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意义 | 第23-27页 |
·有利于加强社会的稳定 | 第23-24页 |
·有利于保证劳动力再成产顺利进行 | 第24页 |
·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 第24-27页 |
第二章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现状 | 第27-35页 |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依据 | 第27-28页 |
·专项法律 | 第27页 |
·行政法规 | 第27-28页 |
·部门规章 | 第28页 |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主体 | 第28-32页 |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 | 第29页 |
·财政部门 | 第29页 |
·审计部门 | 第29页 |
·社保经办机构内部 | 第29-30页 |
·立法、司法机关 | 第30页 |
·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 | 第30-32页 |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方式 | 第32-33页 |
·现场监督 | 第32页 |
·非现场监督 | 第32-33页 |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环节及范围 | 第33-35页 |
·基金征缴监管 | 第33页 |
·基金支付监管 | 第33-34页 |
·结余基金监管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35-41页 |
·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法律体系不完善 | 第35-36页 |
·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立法滞后 | 第35-36页 |
·法律体系不健全、内容不完备 | 第36页 |
·监管机构缺位 | 第36-37页 |
·监管机构职能划分模糊 | 第37页 |
·监管机构领导体制混乱 | 第37页 |
·监管机构统筹层次低 | 第37页 |
·手段单一,监管不力 | 第37-38页 |
·各种监督方式缺乏整合 | 第38页 |
·单一行政手段存在固有缺陷 | 第38页 |
·社会监督机制缺失 | 第38-39页 |
·社会监督主体不健全 | 第38页 |
·社会监督效力弱化 | 第38-39页 |
·基金运营缺乏透明度,运营机构监守自盗 | 第39-41页 |
·基金运营管理机构暗箱操作 | 第39页 |
·缺乏制度化的监管信息公开机制 | 第39-41页 |
第四章 社保基金监管风险原因分析 | 第41-47页 |
·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缺乏法制化 | 第41-42页 |
·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立法严重滞后 | 第41页 |
·我国社会保障现行法律体系不完备 | 第41-42页 |
·政府监管职能混乱 | 第42-45页 |
·监管部门角色定位不清 | 第42-43页 |
·监管部门缺乏专业性 | 第43页 |
·基金运营机构缺乏约束 | 第43-44页 |
·社会保障基金参与方信息不对称 | 第44-45页 |
·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人员素质较低 | 第45-47页 |
·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人员配置不足 | 第45页 |
·现有监管人员理论素养缺乏 | 第45-47页 |
第五章 优化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体系的建议 | 第47-55页 |
·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 | 第47-49页 |
·加强专项立法、提高立法层次 | 第47页 |
·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问责制及责任追究机制 | 第47-49页 |
·建立全国统一独立、专业性的社保基金监督机构 | 第49-50页 |
·明确划分社会保障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职责 | 第49页 |
·统筹现有资源、提高社会保障基金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层次 | 第49-50页 |
·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 第50页 |
·加强内部控制体制制度建设 | 第50页 |
·建立完善的合规标准体系 | 第50页 |
·完善基金信息披露制度 | 第50-52页 |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定期公示制度 | 第51页 |
·借助现代媒介平台,提高信息公开的深度和广度 | 第51-52页 |
·切实提高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人员的素质 | 第52-55页 |
·选拔高素质的社会保障监管专业人才 | 第52页 |
·加大培训力度 | 第52-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