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传统医用金属生物材料 | 第11-12页 |
·医用镁及其合金 | 第12-16页 |
·镁元素对人体的作用 | 第12-13页 |
·镁合金生物降解机制 | 第13-14页 |
·镁合金生物降解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镁合金生物降解的主要研究手段 | 第16-18页 |
·体内试验 | 第16-17页 |
·体外试验 | 第17页 |
·体内试验与体外试验的差异 | 第17-18页 |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案 | 第19-22页 |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实验方法 | 第19-20页 |
·失重实验 | 第19页 |
·浸泡实验 | 第19-20页 |
·电化学实验 | 第20页 |
·实验设备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流速变化下白蛋白对镁合金腐蚀降解行为的影响 | 第22-34页 |
·AZ31 镁合金实验结果 | 第22-27页 |
·失重测试 | 第22页 |
·时间–电位曲线 | 第22-23页 |
·极化曲线 | 第23-24页 |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 | 第24-26页 |
·腐蚀形貌 | 第26-27页 |
·Mg–Ca 合金实验结果 | 第27-32页 |
·失重测试 | 第27-28页 |
·时间–电位曲线 | 第28-29页 |
·极化曲线 | 第29-30页 |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 | 第30-31页 |
·腐蚀形貌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四章 血清蛋白对镁合金体外动态腐蚀降解行为的影响 | 第34-43页 |
·AZ31 镁合金实验结果 | 第34-38页 |
·失重测试 | 第34页 |
·时间–电位曲线 | 第34-35页 |
·极化曲线 | 第35-36页 |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 | 第36-37页 |
·腐蚀形貌 | 第37-38页 |
·Mg–Ca 合金实验结果 | 第38-42页 |
·失重测试 | 第38页 |
·时间–电位曲线 | 第38-39页 |
·极化曲线 | 第39-40页 |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 | 第40-41页 |
·腐蚀形貌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蛋白质与二氧化碳协同作用对镁合金体外动态腐蚀降解行为的影响 | 第43-53页 |
·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 第43-44页 |
·AZ31 镁合金实验结果 | 第44-48页 |
·时间–电位曲线 | 第44-45页 |
·极化曲线 | 第45-46页 |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 | 第46-48页 |
·Mg–Ca 合金实验结果 | 第48-51页 |
·时间–电位曲线 | 第48-49页 |
·极化曲线 | 第49-50页 |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六章 实验结果讨论 | 第53-56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