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股认定法律问题研究--以国有股转持为对象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导言 | 第12-16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12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14-16页 |
第一章 国有股的认定标准 | 第16-31页 |
第一节 问题的引入 | 第16-17页 |
第二节 现有法规的矛盾点 | 第17-21页 |
一、对现行法规的梳理 | 第17-19页 |
二、现行法规呈现两种标准 | 第19-21页 |
(一)两种标准的联系 | 第19-20页 |
(二)两种标准的区别 | 第20-21页 |
第三节 国有股认定的应然标准 | 第21-22页 |
一、法学标准 | 第21-22页 |
二、会计学标准 | 第22页 |
第四节 标准的现实选择:80 号文 | 第22-31页 |
一、立法目的的考量 | 第23页 |
二、执法的可操作性考量 | 第23-24页 |
三、立法主体的考量 | 第24-26页 |
四、实践的考量 | 第26-30页 |
五、小结 | 第30-31页 |
第二章 80 号文标准存在的问题 | 第31-46页 |
第一节 有限合伙的适用问题 | 第31-43页 |
一、有限合伙企业的主体适用问题 | 第31-33页 |
(一)80 号文的规范解释:不适用 | 第31-32页 |
(二)有限合伙适用的必要性 | 第32-33页 |
二、有限合伙参照适用的困境 | 第33-43页 |
(一)法理层面的否决:控制权归属的差异 | 第33-34页 |
(二)有限合伙控制权归属悖论 | 第34-37页 |
(三)实践层面的困境 | 第37-42页 |
(四)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二节 返程投资的问题 | 第43-46页 |
一、返程投资的主体适用问题 | 第43页 |
二、实践中的冲突 | 第43-46页 |
(一)中元华电 | 第43-45页 |
(二)嘉寓股份 | 第45-46页 |
(三)实践的冲突与解决思路 | 第46页 |
第三章 针对有限合伙国有股东身份认定的对策 | 第46-57页 |
第一节 破解有限合伙的控制权悖论 | 第47-50页 |
一、产生悖论的逻辑起点 | 第47页 |
二、不同企业形式下出资人的控制力考察 | 第47-50页 |
(一)公司制企业 | 第47-49页 |
(二)有限合伙企业 | 第49-50页 |
(三)悖论的破解 | 第50页 |
第二节 是否能够套用公司标准 | 第50-52页 |
一、50%以上的标准未必适用于有限合伙企业 | 第51页 |
二、控制的标准不应等同于转持的标准 | 第51-52页 |
第三节 分配比例标准的适用 | 第52-56页 |
一、适用的内在逻辑 | 第53-55页 |
(一)控制的目的——获取收益 | 第53-54页 |
(二)与《转持办法》的契合性 | 第54-55页 |
二、分配比例标准可能存在的不足 | 第55-56页 |
第四节 总结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后记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