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序言 | 第10页 |
第一章 仲裁诉讼化问题的提出 | 第10-18页 |
第一节 仲裁诉讼化的含义 | 第10-12页 |
一、 学界对何谓仲裁诉讼化尚存争议 | 第11页 |
二、 对仲裁诉讼化含义的思考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我国仲裁诉讼化表现 | 第12-18页 |
一、 盲目照搬诉讼规定而造成的诉讼化表现 | 第12-16页 |
二、 仲裁被置于诉讼阴影之下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仲裁的价值取向 | 第18-25页 |
第一节 仲裁的历史定位 | 第18-20页 |
一、 仲裁的文字概念 | 第18-19页 |
二、 仲裁的历史沿革 | 第19-20页 |
第二节 仲裁的价值取向与特点 | 第20-25页 |
一、 仲裁的性质 | 第21-22页 |
二、 与诉讼相异的仲裁的价值取向 | 第22页 |
三、 仲裁相对其他解纷制度所拥有的优势 | 第22-25页 |
第三章 我国仲裁诉讼化成因及危害 | 第25-37页 |
第一节 我国仲裁诉讼化成因 | 第25-28页 |
一、 我国仲裁传统的缺乏 | 第25-26页 |
二、 行政主导的政治框架的限制 | 第26-27页 |
三、 仲裁员自身定位的迷失 | 第27-28页 |
第二节 仲裁诉讼化的危害 | 第28-37页 |
一、 侵犯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以仲裁协议实质要件为例 | 第28-31页 |
二、 使仲裁丧失自身优势——以送达程序为例 | 第31-33页 |
三、 违背仲裁的价值取向——以司法监督为例 | 第33-37页 |
第四章 对仲裁去诉讼化的几点思考 | 第37-49页 |
第一节 《仲裁法》价值及去诉讼化必要 | 第37-41页 |
一、 《仲裁法》的历史价值 | 第37-39页 |
二、 紧迫和独特的去诉讼化形势 | 第39-41页 |
第二节 对仲裁去诉讼化的几点思考 | 第41-49页 |
一、 尊重当事人合意 | 第41-44页 |
二、 减少行政与司法干预 | 第44-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