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我国国债法律监管体制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导言第10-11页
第一章 国债与国债监管概述第11-18页
 第一节 国债的概念第11-12页
 第二节 国债的法律性质第12-15页
  一、 国债是特殊的债券第12-13页
  二、 国债法律关系兼具公法性质及私法性质第13-15页
 第三节 国债监管概述第15-18页
  一、 理论基础第15-16页
  二、 监管目标第16-17页
  三、 监管范畴第17-18页
第二章 我国国债法律监管体制的现状及不足第18-27页
 第一节 国债市场分割后由不同的监管机构实施监管第18-21页
  一、 银行间交易市场监管体制第18-20页
  二、 证券交易所市场监管体制第20-21页
 第二节 我国国债监管体制的不足第21-25页
  一、 现有监管体制不足的两个实例第21-22页
  二、 现有监管体制不足的具体阐述第22-25页
 第三节 国债监管体制不足的成因分析第25-27页
  一、 监管者的利益博弈第25-26页
  二、 监管者受到其自身的局限第26-27页
  三、 监管方式相对于经济制度转型的滞后第27页
第三章 债券市场发达国家的监管体制及借鉴第27-31页
 第一节 美国统一的政府监管机构第27-28页
 第二节 英国以行业自律为主的多层次监管第28-29页
 第三节 日本复合型监管体制第29-30页
 第四节 对上述制度借鉴价值的思考第30-31页
第四章 对完善国债法律监管体制的探索第31-38页
 第一节 建立、健全国债行政监管体制第31-34页
  一、 改变多部门监管的现状需有行使统一行政监管职权的主体第31-33页
  二、 财政部的辅助监管职能第33-34页
 第二节 强化证券交易所的自律管理第34-36页
  一、 交易所自律管理权是权利与权力的复合第34-35页
  二、 证券交易所公司化趋势下自律管理仍该留存第35页
  三、 强化证券交易所自律管理的可能路径第35-36页
 第三节 强化登记结算机构的自律管理第36-38页
结语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致谢第41-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联保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从“最大诚信原则”看保险中的信息双向不对称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