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第6-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7页 |
·肌肉蛋白质代谢 | 第10页 |
·肌肉蛋白质代谢影响因素 | 第10-12页 |
·营养因素 | 第10页 |
·能量水平 | 第10-11页 |
·神经内分泌激素 | 第11页 |
·氧化还原状态 | 第11-12页 |
·蛋氨酸及蛋氨酸羟基类似物的结构与特点 | 第12-13页 |
·蛋氨酸及蛋氨酸羟基类似物的吸收与代谢 | 第13-14页 |
·蛋氨酸羟基类似物的生理功能 | 第14-16页 |
·提高生长性能 | 第14-15页 |
·抑菌及免疫作用 | 第15页 |
·抗应激及抗氧化作用 | 第15-16页 |
·立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7-22页 |
·材料和仪器 | 第17页 |
·体外清除·OH 自由基实验 | 第17页 |
·动物实验及设计 | 第17-18页 |
·样本采集 | 第18-19页 |
·血浆标本 | 第18页 |
·组织样品 | 第18-19页 |
·指标测定 | 第19页 |
·腿肌重、胸肌重、腿肌率等指标的测定 | 第19页 |
·生长激素及甲状腺激素的测定 | 第19页 |
·氧化还原指标的测定 | 第19页 |
·肌肉核糖体翻译效率 CS 值测定 | 第19页 |
·能量代谢相关指标测定 | 第19页 |
·肌肉质构特性测定 | 第19页 |
·荧光实时定量PCR | 第19-21页 |
·总 RNA 的提取 | 第19-20页 |
·RNA 的反转录 | 第20页 |
·引物设计 | 第20-21页 |
·PCR 扩增实验 | 第21页 |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2-36页 |
·DLM、HMTBA 以及 HMTB-Ca 对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的影响 | 第22页 |
·DLM、HMTBA 以及 HMTB-Ca 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肌肉沉积的影响 | 第22-25页 |
·DLM、HMTBA 以及 HMTB-Ca 对 21 日龄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22-23页 |
·DLM、HMTBA 以及 HMTB-Ca 对 46 日龄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23页 |
·DLM、HMTBA 以及 HMTB-Ca 对 46 日龄肉鸡腿肌重、胸肌重及腿肌率等的影响 | 第23-24页 |
·DLM、HMTBA 以及 HMTB-Ca 对肉鸡肌肉质构特性的影响 | 第24-25页 |
·DLM、HMTBA 以及 HMTB-Ca 对 46 日龄肉鸡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水平和肌肉蛋白质合成能力的影响 | 第25-27页 |
·DLM、HMTBA 以及 HMTB-Ca 对 46 日龄肉鸡血浆生长激素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 第25-26页 |
·DLM、HMTBA 以及 HMTB-Ca 对 46 日龄肉鸡肌肉能量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 第26-27页 |
·DLM、HMTBA 以及 HMTB-Ca 对肉鸡蛋白质合成能力指标 RNA 和 CS 的影响 | 第27页 |
·DLM、HMTBA 以及 HMTB-Ca 对肉鸡血浆及组织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 | 第27-31页 |
·DLM、HMTBA 以及 HMTB-Ca 对 21 日龄肉鸡血浆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 | 第27-28页 |
·DLM、HMTBA 以及 HMTB-Ca 对 21 日龄肉鸡肝脏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 | 第28页 |
·DLM、HMTBA 以及 HMTB-Ca 对 21 日龄肉鸡肌肉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 | 第28-29页 |
·DLM、HMTBA 以及 HMTB-Ca 对 46 日龄肉鸡血浆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 | 第29页 |
·DLM、HMTBA 以及 HMTB-Ca 对 46 日龄肉鸡肝脏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 | 第29-30页 |
·DLM、HMTBA 以及 HMTB-Ca 对 46 日龄肉鸡肌肉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 | 第30-31页 |
·氧化还原状态与代谢激素等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第31页 |
·DLM、HMTBA 以及 HMTB-Ca 对肉鸡肌肉抗氧化关键基因的影响 | 第31-33页 |
·DLM、HMTBA 以及 HMTB-Ca 对肌肉蛋白质合成及分解代谢关键基因的影响 | 第33-36页 |
·DLM、HMTBA 以及 HMTB-Ca 对基因 Myogenin 和 Myostatin 基因 mRNA 表 达水平的影响 | 第33-34页 |
·DLM、HMTBA 以及 HMTB-Ca 对蛋白质合成基因 m-TOR、S6K1 以及 Eif4e 基因 mRNA 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34-35页 |
·DLM、HMTBA 以及 HMTB-Ca 对蛋白质分解代谢基因 Atrogin1, Ubiquitin 和 CathepsinB 基因 mRNA 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35-36页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36-37页 |
主要结论 | 第36页 |
展望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3页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