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15页 |
·相关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关于产业生态位的研究 | 第15-16页 |
·关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 | 第16-18页 |
·关于人力资本与产业升级相互关系的研究 | 第18-19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21-23页 |
第2章 理论综述 | 第23-41页 |
·产业生态位概述 | 第23-29页 |
·生态位的概念 | 第23-27页 |
·产业生态位的概念 | 第27-29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9-32页 |
·人力资本的含义 | 第29-30页 |
·人力资本的功能 | 第30-31页 |
·人力资本投资 | 第31-32页 |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 第32-37页 |
·产业结构与产业升级 | 第32-34页 |
·产业结构的评价 | 第34页 |
·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 第34-37页 |
·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关系 | 第37-41页 |
·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 | 第37-38页 |
·产业结构对人力资本的反作用 | 第38-41页 |
第3章 内蒙古地区主体产业的生态位 | 第41-51页 |
·资源型产业是内蒙古地区的主体产业 | 第41-46页 |
·内蒙古的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 | 第41-42页 |
·内蒙古工业内部的结构 | 第42-43页 |
·内蒙古工业内部结构的横向比较 | 第43-46页 |
·内蒙古主体产业的生态位 | 第46-51页 |
·食物链原理下的产业生态系统 | 第46-48页 |
·内蒙古在产业生态系统中处于劣势生态位 | 第48-51页 |
第4章 内蒙古人力资本的产业分布和水平测定 | 第51-63页 |
·内蒙古人力资本的产业分布 | 第51-59页 |
·内蒙古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 | 第51-53页 |
·内蒙古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比较 | 第53-55页 |
·内蒙古从业人员学历分析 | 第55-58页 |
·内蒙古从业人员专业技术职称的行业分布 | 第58-59页 |
·内蒙古自治区三次产业人力资本水平的测定 | 第59-63页 |
·教育层次划分与教育年限设定 | 第60页 |
·内蒙古自治区各产业从业人员受教育年限推算 | 第60-61页 |
·内蒙古自治区历年三次产业人力资本存量 | 第61-63页 |
第5章 内蒙古人力资本对三次产业贡献的实证分析 | 第63-81页 |
·内蒙古三次产业各要素的贡献份额 | 第63-75页 |
·模型的选取 | 第63-66页 |
·内蒙古人力资本对第一产业的贡献 | 第66-69页 |
·内蒙古人力资本对第二产业的贡献 | 第69-72页 |
·内蒙古人力资本对第三产业的贡献 | 第72-75页 |
·内蒙古三次产业各要素贡献率的分阶段分析 | 第75-81页 |
·第一阶段各要素贡献率分析 | 第75-76页 |
·第二时段各要素贡献率分析 | 第76页 |
·第三阶段各要素贡献率分析 | 第76-77页 |
·第四阶段各因素贡献率分析 | 第77-78页 |
·研究周期内各要素贡献率分析 | 第78-81页 |
第6章 内蒙古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分析 | 第81-102页 |
·内蒙古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第81-94页 |
·政府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影响着产业升级 | 第81-86页 |
·收入分配失衡影响着人力资本的积累 | 第86-90页 |
·人力资本在产业间转移缓慢制约了产业升级 | 第90-91页 |
·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影响了产业内部的创新能力 | 第91-94页 |
·内蒙古产业结构对人力资本的影响 | 第94-102页 |
·资源型产业占主导的产业结构对人力资本产生了“挤出”效应 | 第94-99页 |
·制度和观念影响人力资本的投资和水平 | 第99-102页 |
第7章 结论与对策 | 第102-110页 |
·研究结论 | 第102页 |
·对策建议 | 第102-110页 |
·加大教育投资,完善教育结构 | 第102-104页 |
·完善收入分配机制 | 第104-107页 |
·探索产权制度和监管制度改革走出资源诅咒陷阱 | 第107-108页 |
·大幅度减少政府直接投资,以产业政策引导产业升级 | 第108-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3页 |
致谢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