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基于Android平台局域网即时通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研究背景第7-8页
   ·研究现状第8-11页
     ·手机操作系统的发展现状第8-9页
     ·国内外即时通信发展现状第9-10页
     ·Android 手机即时通信现状第10-11页
   ·论文主要内容和框架第11-13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技术第13-25页
   ·ANDROID 平台概述第13-16页
     ·Android 平台特性和功能第13-14页
     ·Android 的系统架构第14-15页
     ·Android 应用程序框架第15-16页
   ·C/S 通信模型与 P2P 通信模型的概述第16-18页
     ·C/S 模型第16-18页
     ·P2P 模型第18页
   ·网络编程技术第18-20页
   ·多线程机制技术第20-21页
   ·OSI 模型与 TCP/IP 协议族第21-22页
     ·OSI 模型第21-22页
     ·TCP/IP 协议族第22页
   ·本章小结第22-25页
第三章 即时通软件需求分析第25-31页
   ·即时通软件功能性分析第25-26页
   ·即时通软件性能分析第26-27页
   ·即时通软件的软件平台选择第27-28页
   ·软件生命周期选型第28-29页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四章 即时通软件的总体设计以及实现第31-49页
   ·软件设计原则第31-32页
   ·编码设计第32-33页
   ·即时通软件的结构设计第33-35页
     ·即时通软件通信过程第34-35页
   ·即时通软件功能模块设计第35-39页
     ·服务器功能模块设计第35-37页
     ·客户端功能模块设计第37-39页
   ·数据持久化设计第39-40页
   ·即时通软件通信的类设计第40-41页
   ·即时通软件核心模块实现第41-48页
     ·用户登录注册模块实现第41-43页
     ·文本通信模块实现第43-44页
     ·文件传输模块实现第44-46页
     ·语音功能模块实现第46-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即时通软件测试第49-55页
   ·测试环境第49页
   ·测试过程及结果第49-53页
     ·注册新用户并登陆第49-50页
     ·主界面显示第50-51页
     ·聊天界面第51-53页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5-56页
   ·全文总结第55页
   ·展望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动态成像支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Mac OS X系统安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