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1-16页 |
| ·国内外环境振动标准 | 第11-14页 |
| ·国内外铁路环境振动限值 | 第14-16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页 |
|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 第2章 高速铁路环境振动 | 第18-22页 |
| ·高速铁路环境振动概念 | 第18页 |
| ·高速铁路环境振动的危害 | 第18-19页 |
| ·高速铁路环境振动影响因素 | 第19-20页 |
| ·描述高速铁路振动的参量和评价量 | 第20-22页 |
| ·振动对人体影响的评价参量 | 第20页 |
| ·振动限值的评价量 | 第20-22页 |
| 第3章 高速铁路和普通铁路的区别 | 第22-26页 |
| ·速度的区别 | 第22页 |
| ·列车的区别 | 第22页 |
| ·轨道结构的区别 | 第22-23页 |
| ·线路曲线半径的区别 | 第23页 |
| ·桥梁所占比重不同 | 第23-24页 |
| ·路基的区别 | 第24页 |
| ·小结 | 第24-26页 |
| 第4章 我国高速铁路环境振动现状分析 | 第26-35页 |
| ·实测铁路情况简介 | 第26页 |
| ·实测数据分析 | 第26-34页 |
| ·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实测数据分析 | 第26-28页 |
| ·合武线振动实测分析 | 第28-29页 |
| ·郑西高速铁路环境振动实测分析 | 第29-31页 |
| ·秦沈客运专线振动实测分析 | 第31-32页 |
| ·其他实测数据分析 | 第32-34页 |
| ·实测数据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 第5章 两条计权曲线的区别及其对振动测试结果的影响 | 第35-44页 |
| ·两条计权曲线的区别 | 第35-36页 |
| ·两条计权曲线对振动测试结果的影响分析 | 第36-43页 |
| ·成灌快铁振动实测及分析 | 第36-43页 |
| ·小结 | 第43-44页 |
| 第6章 高铁环境振动限值的探讨及可达性分析 | 第44-52页 |
| ·现行限值的不足 | 第44-45页 |
| ·两个振动限值 | 第44页 |
| ·现行限值存在的问题 | 第44-45页 |
| ·新的昼间限值的探讨 | 第45-47页 |
| ·新的夜间限值的探讨 | 第47-48页 |
| ·环境振动目标的可达性分析 | 第48-52页 |
| 结论与建议 | 第52-53页 |
| 结论 | 第52页 |
| 建议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