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转化合成2-脱氧腺苷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3页 |
| ·核苷类药物的简介 | 第11-16页 |
| ·抗病毒核苷类药物 | 第12-13页 |
| ·抗肿瘤核苷类药物 | 第13-14页 |
| ·核苷类与基因疗法 | 第14-15页 |
| ·其他方面 | 第15-16页 |
| ·核苷类药物及其中间体的合成现状 | 第16-19页 |
| ·核酸酶水解法 | 第16页 |
| ·化学合成法 | 第16-17页 |
| ·微生物发酵法 | 第17-18页 |
| ·生物酶法合成法 | 第18-19页 |
| ·酶法合成核苷类药物在工业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 ·选题依据与意义 | 第20-23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3-29页 |
| ·材料 | 第23-24页 |
| ·菌种 | 第23页 |
| ·培养基 | 第23页 |
| ·仪器 | 第23-24页 |
| ·试剂 | 第24页 |
| ·方法 | 第24-29页 |
| ·菌体制备 | 第24-25页 |
| ·酶促转化 | 第25页 |
| ·脱氧腺苷的简易定性定量测定 | 第25-26页 |
| ·转化率测定 | 第26页 |
| ·转化产物的分离提取 | 第26-27页 |
| ·分析与鉴定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9-49页 |
| ·纸层析-分光光度法定性定量测定脱氧腺苷方法建立 | 第29-33页 |
| ·纸层析展开剂的选择 | 第29-32页 |
| ·纸层析-分光光度法测定脱氧腺苷的回收率 | 第32-33页 |
| ·微生物转化合成脱氧腺苷条件优化 | 第33-41页 |
| ·微生物转化体系与条件建立 | 第33-34页 |
| ·pH 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 第34-35页 |
| ·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 | 第35-36页 |
| ·最适温度和pH 条件下的转化过程分析 | 第36-37页 |
| ·两种转化底物摩尔浓度配比与转化率的关系 | 第37-38页 |
| ·磷酸钾缓冲液浓度对转化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 ·最适底物浓度的确定 | 第39-40页 |
| ·最适酶量的确定 | 第40-41页 |
| ·产物的分离 | 第41-44页 |
| ·游离菌体细胞与反应产物分离 | 第41页 |
| ·离子交换提取反应产物 | 第41-44页 |
| ·纸层析法制备小量产物样品 | 第44页 |
| ·产物的鉴定 | 第44-49页 |
| ·脱氧核糖基团的鉴定 | 第44-45页 |
|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产物纯度 | 第45-46页 |
| ·液质联用分析图 | 第46-47页 |
| ·红外光谱法与核磁共振谱推定基团 | 第47-49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49-51页 |
| ·纸层析-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dAR 方法建立 | 第49页 |
| ·酶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49-50页 |
| ·2′-脱氧腺苷的分离与鉴定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9页 |
| 致谢 | 第59-6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