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蒸汽动力工程论文--蒸汽锅炉论文--理论论文

锅炉蓄热系数计算方法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课题背景第9-10页
   ·协调控制策略的发展现状第10-13页
   ·锅炉蓄热研究现状第13-14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15页
第2章 锅炉蓄热理论研究第15-23页
   ·引言第15页
   ·对于单元机组内部传热过程的分析第15-19页
     ·锅炉内燃烧传热过程第15-16页
     ·管道内传热过程第16-17页
     ·汽轮机的做功过程第17-19页
   ·传统的求取方法和不足第19-20页
     ·实验方法第19-20页
     ·实验方法存在的问题第20页
   ·容积蓄热系数方法研究第20-22页
     ·容积蓄热的思想第20-21页
     ·容积蓄热系数的求取方法第21-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汽包锅炉中蓄热系数计算方法研究第23-41页
   ·关于汽包的结构及特点第23-30页
     ·汽包的结构特点及工作流程第23-25页
     ·汽包的含汽率第25-28页
     ·汽包蓄热的计算方法研究第28-30页
   ·关于水冷壁蓄热的计算方法研究第30-34页
     ·水冷壁的结构形式第30-31页
     ·水冷壁模型的简化第31页
     ·壁温计算第31页
     ·工质物理参数计算需要注意的地方第31-32页
     ·水冷壁的蓄热机理方法研究第32-34页
   ·过热器蓄热的计算方法研究第34-36页
     ·蒸汽进入过热器的流程及结构特点第34-35页
     ·过热器蓄热的方法研究第35-36页
   ·计算结果分析第36-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锅炉蓄热在协调中的应用研究第41-54页
   ·引言第41页
   ·单元机组动态特性第41-43页
     ·锅炉燃烧率阶跃扰动下的动态特性第42-43页
     ·调节阀开度阶跃扰动下的动态特性第43页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运行方式分析第43-45页
     ·锅炉跟随为基础的协调控制方式第43-44页
     ·汽轮机跟随为基础的协调控制方式第44-45页
     ·机炉协调控制方式第45页
   ·蓄热系数的理论分析第45-49页
     ·以(P_1/P_T)*P_0为前馈信号的协调控制系统第46-49页
     ·以P_1*[1+K*(P_0-P_T)]为前馈信号的 DEB 协调控制系统第49页
   ·应用分析第49-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4-56页
   ·研究工作总结第54页
   ·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线性控制算法在热工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Co-Fe2O3/Al2O3与Fe2O3/粉煤灰作用下CO化学链燃烧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