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1-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对国内外研究的述评 | 第15-16页 |
·、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主要的研究方法 | 第17页 |
·、研究重点 | 第17页 |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第2章 政策执行失真的理论分析 | 第19-22页 |
·、政策的内涵 | 第19页 |
·、政策执行的内涵 | 第19-20页 |
·、政策执行失真的内涵 | 第20-22页 |
第3章 政策执行失真的表现与危害 | 第22-28页 |
·、政策执行表面化:以形式主义代替求真务实 | 第22-23页 |
·、政策执行部分化:以局部执行代替整体执行 | 第23-24页 |
·、政策执行歪曲化:以地方利益代替中央利益 | 第24-25页 |
·、政策执行机械化:以生搬硬套代替灵活变通 | 第25-26页 |
·、政策执行拖延化:以等待观望代替雷厉风行 | 第26-28页 |
第4章 政策执行失真产生的原因 | 第28-39页 |
·、政策质量因素分析 | 第28-30页 |
·政策本身可行性和科学性的缺失 | 第28-29页 |
·政策本身适当弹性空间的缺失 | 第29-30页 |
·政策本身复杂性的存在 | 第30页 |
·、政策执行主体因素分析 | 第30-32页 |
·政策执行主体的能力缺陷 | 第31页 |
·政策执行主体的利益需求倾向 | 第31-32页 |
·、政策执行客体因素分析 | 第32-34页 |
·政策执行客体利益需求倾向的影响 | 第32-33页 |
·政策执行客体内心倾向的影响 | 第33-34页 |
·政策执行客体对政策执行主体的信任度的影响 | 第34页 |
·、环境因素分析 | 第34-36页 |
·内部环境的复杂姓 | 第35页 |
·外部环境的复杂性 | 第35-36页 |
·、监督体制因素分析 | 第36-39页 |
·内部监督较为混乱 | 第36-37页 |
·外部监督比较乏力 | 第37-39页 |
第5章 政策执行失真的治理对策 | 第39-48页 |
·、改善政策的质量 | 第39-41页 |
·关注政策制定者的能力,保证公共政策的科学性 | 第39-40页 |
·考虑政策执行地区差异,保证公共政策的弹性空间 | 第40页 |
·保留政策执行者一定的自主性,以应对政策问题的复杂性 | 第40-41页 |
·、强化政策执行主体能力和素质 | 第41-42页 |
·定期对政策执行者进行教育培训,提高政策执行者能力 | 第41页 |
·定期对政策执行者进行思想培训,提高政策执行者的大局观念和道德底线 | 第41-42页 |
·、提高政策执行客体对政策的关注度和配合度 | 第42-43页 |
·加大对政策的宣传力度,争取政策执行客体的认同感 | 第42-43页 |
·把握好政策的利益倾向,提高政策执行客体的配合度 | 第43页 |
·、优化政策执行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 第43-45页 |
·完善政府组织间的职权分配制度,协调好政府间关系 | 第43-44页 |
·加快落后地区的发展步伐,夯实政策执行的基础 | 第44-45页 |
·、健全政策执行的监督体制 | 第45-48页 |
·制定和完善政策执行监督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 第45页 |
·健全政策执行行政监察制度 | 第45-46页 |
·加大对政策执行错误行为的惩罚力度 | 第46页 |
·调动新闻媒体的监督热情 | 第46-47页 |
·完善我国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及主要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