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1页 |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伪狂犬病研究进展 | 第11-31页 | 
| 1 伪狂犬病概况 | 第11-15页 | 
| ·病原 | 第11-13页 | 
| ·流行病学 | 第13页 | 
| ·临床症状 | 第13-14页 | 
| ·病理变化 | 第14-15页 | 
| 2 伪狂犬病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第15-22页 | 
| ·病毒分离(Ⅵ)与动物接种试验 | 第15-16页 | 
| ·血清学检测方法 | 第16-20页 | 
| ·免疫电镜技术 | 第20-21页 | 
|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 第21-22页 | 
| 3 伪狂犬疫苗研究进展 | 第22-28页 | 
| ·灭活疫苗 | 第22页 | 
| ·自然弱毒疫苗 | 第22-23页 | 
| ·PRV基因工程缺失疫苗 | 第23-25页 | 
| ·伪狂犬病病毒亚单位疫苗 | 第25页 | 
| ·以伪狂犬病毒为载体的多价疫苗 | 第25-26页 | 
| ·伪狂犬病毒核酸疫苗 | 第26-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28-31页 | 
| 第二篇 实驗部分 | 第31-55页 | 
| 第一章 浙江地区6个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血清学调查 | 第31-47页 | 
| 摘要 | 第31-32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5页 | 
| ·血清 | 第32-33页 | 
| ·试剂盒 | 第33页 | 
| ·仪器和耗材 | 第33页 | 
| ·gE抗体检测 | 第33-34页 | 
| ·gB抗体检测 | 第34-35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5-42页 | 
| ·6个猪场猪伪狂犬病毒gE和gB抗体检测结果 | 第35-41页 | 
| ·6个猪场猪伪狂犬gE和gB抗体检测结果总体统计 | 第41-42页 | 
| 4 讨论 | 第42-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 第二章 3种伪狂犬疫苗免疫比较试验 | 第47-55页 | 
| 摘要 | 第47-48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8-50页 | 
| ·试验动物 | 第48-49页 | 
| ·疫苗 | 第49页 | 
| ·试剂盒 | 第49页 | 
| ·仪器和耗材 | 第49页 | 
| ·实验方案 | 第49页 | 
| ·gB抗体检测 | 第49-50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0-51页 | 
| ·不同疫苗免疫后抗体阳性率情况 | 第50页 | 
| ·不同疫苗免疫仔猪后在保育阶段的生长性能 | 第50-51页 | 
| ·免疫仔猪在育肥阶段生长性能 | 第51页 | 
| 3 讨论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 全文总结 | 第55-57页 | 
| 附录1 | 第57-58页 | 
| 附录2 | 第58-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