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1 引言 | 第10-19页 |
·光合作用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光合作用的研究简史 | 第10-11页 |
·光合作用的研究方法 | 第11页 |
·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不同植物的光合特性及时空动态 | 第11-12页 |
·环境因子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以及植物光合作用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第12-15页 |
·光强与植物光合作用的关系 | 第13页 |
·温度与植物光合作用的关系 | 第13-14页 |
·水分与植物光合作用的关系 | 第14页 |
·CO2与植物光合作用的关系 | 第14-15页 |
·叶绿素含量与植物光合作用的关系 | 第15页 |
·植物光合作用与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关系 | 第15-16页 |
·油松光合作用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和意义 | 第17-19页 |
2 研究地概况 | 第19-20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0-23页 |
·材料和样地设置 | 第20页 |
·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光合作用的季节变化 | 第20页 |
·油松人工林冠层光合生理特性的空间异质性 | 第20页 |
·油松人工林光合作用对人工抚育干扰的响应 | 第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1页 |
·光合日变化的测定 | 第20页 |
·光响应曲线的测定 | 第20页 |
·CO2响应曲线 | 第20-21页 |
·叶绿素的测定 | 第21页 |
·叶面积的测定 | 第21页 |
·数据处理 | 第21-22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22-23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3-39页 |
·油松人工林针叶光合作用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 第23-26页 |
·油松人工林冠层光合生理特性的空间异质性 | 第26-30页 |
·不同叶龄和冠层部位上油松净光合速率的变化特征 | 第26-27页 |
·不同叶龄和冠层部位上油松其它光合特征参数的变化特征 | 第27-29页 |
·讨论 | 第29-30页 |
·油松人工林针叶光合作用对人工抚育干扰的响应 | 第30-39页 |
·油松人工林针叶光合口进程对人工抚育(干扰)的响应 | 第30-33页 |
·油松人工林针叶光响应曲线对人工干扰的响应 | 第33-34页 |
·油松人工林针叶光合特性参数对人工抚育干扰的响应 | 第34-35页 |
·油松人工林针叶叶绿素含量对人工抚育干扰的响应 | 第35-36页 |
·油松人工林针叶光合相关参数对人工抚育干扰的响应 | 第36页 |
·讨论 | 第36-39页 |
·人工抚育干扰对油松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36-38页 |
·人工抚育后影响油松作用的关键因子 | 第38-39页 |
5 结论、存在问题和展望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39页 |
·存在问题 | 第39-40页 |
·展望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个人简介 | 第46-47页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47-48页 |
导师简介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