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桥矿深井大断面沿空留巷顶板变形规律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插图清单 | 第9-11页 |
| 表格清单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 ·引言 | 第12-13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5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 ·沿空留巷技术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 ·顶板运动特征研究现状 | 第18页 |
| ·本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8-22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 ·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 第二章 沿空留巷顶板下沉变形力学分析 | 第22-34页 |
| ·顶板垮落形式 | 第22-23页 |
| ·顶板关键层结构模型 | 第23-25页 |
| ·沿空留巷顶板力学模型 | 第25-26页 |
| ·层状岩层的力学模型 | 第25页 |
| ·支护-围岩相互作用的力学模型 | 第25-26页 |
| ·沿空留巷直接顶下沉量计算 | 第26-29页 |
| ·沿空留巷直接顶下沉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9-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第三章 相似材料模型试验研究 | 第34-44页 |
| ·相似材料模拟原理 | 第34-35页 |
| ·试验模拟的对象和目的 | 第35页 |
| ·试验巷道工作面工程地质情况 | 第35-36页 |
| ·试验的模型设计 | 第36-40页 |
| ·模型的设计尺寸及相似系数的计算 | 第36-37页 |
| ·模型材料用量的计算和制作 | 第37-38页 |
| ·试验过程 | 第38-39页 |
| ·测线与测点的布置 | 第39-40页 |
|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40-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 第四章 数值计算 | 第44-56页 |
| ·数值计算基本理论 | 第44-47页 |
| ·FLAC 程序简介 | 第44页 |
| ·FLAC 本构模型简介 | 第44-45页 |
| ·莫尔-库伦模型 | 第45-47页 |
| ·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47-48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8-53页 |
| ·巷道围岩应力分析 | 第48-50页 |
| ·巷道围岩位移分析 | 第50-52页 |
| ·巷道围岩塑性区分析 | 第52-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6页 |
| 第五章 现场监测数据分析 | 第56-70页 |
| ·工作面基本概况 | 第56-57页 |
| ·概况 | 第56页 |
| ·煤层情况 | 第56页 |
| ·地质构造 | 第56-57页 |
| ·瓦斯地质 | 第57页 |
| ·水文地质情况 | 第57页 |
| ·工程监测内容与测点布置 | 第57-59页 |
| ·监测结果分析 | 第59-67页 |
| ·巷道表面位移情况监测 | 第59-62页 |
| ·巷道顶板运动情况监测 | 第62-66页 |
| ·锚索应力的监测 | 第66-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70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 ·结论 | 第70-71页 |
| ·展望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 致谢 | 第76-78页 |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