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网络银行信息安全问题研究--以中国民生银行为例

致谢第1-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引言第11-20页
   ·研究背景第11-17页
     ·国内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第11-14页
     ·国内网络银行安全现状第14-17页
   ·研究意义与研究思路第17-19页
   ·创新与不足第19-20页
2 网络银行信息安全概述第20-32页
   ·网络银行的基本概念第20页
     ·网络银行的定义第20页
     ·网络银行的分类第20页
   ·我国网络银行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第20-23页
     ·我国网络银行的产生第20-22页
     ·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历程第22-23页
   ·网络银行信息安全概念第23页
   ·网络银行信息安全的风险与需求第23-25页
   ·网络银行系统的安全需求第25-27页
   ·实现网络银行信息安全的主要技术第27-32页
     ·身份认证技术第27-28页
     ·网络通信安全技术第28-30页
     ·网络银行系统安全技术第30-32页
3 影响网络银行信息安全的主要问题第32-41页
   ·网络银行用户安全意识薄弱第32页
   ·网银木马导致的网络银行安全问题第32-35页
     ·网银木马对网络银行安全的影响第32-33页
     ·网银木马的常用攻击方法第33-34页
     ·网银木马的主要传播途径第34-35页
   ·针对网络银行用户的网络钓鱼欺诈第35-38页
   ·网络银行用户身份认证体系存在的安全问题第38-39页
     ·静态口令认证的安全问题第38页
     ·动态口令认证的安全问题第38-39页
     ·USB KEY认证技术的安全隐患第39页
   ·网络银行系统的程序漏洞第39-40页
   ·SSL/TLS协议的自身安全漏洞第40页
   ·信息安全管理问题导致的网银安全风险第40-41页
4 中国民生银行网络银行信息安全的现状第41-54页
   ·中国民生银行网络银行简介第41-43页
     ·中国民生银行网络银行的发展原因第41-42页
     ·中国民生银行网络银行概述第42-43页
   ·中国民生银行网络银行系统的整体安全防护架构第43-44页
   ·网络银行系统分区的信息安全实现第44-45页
     ·通过高可用性设备增强系统安全性第44-45页
     ·互联网区及外联区域的安全防护第45页
   ·网银客户端安全防护措施第45-47页
     ·网银助手软件对客户端安全的防范第45-46页
     ·统一安全中心的设立第46-47页
   ·网络与通信安全的实现第47页
     ·通信协议的安全实现方法第47页
     ·通信安全的实现方法第47页
   ·网银用户身份认证系统第47-49页
   ·网络银行信息安全管理第49-54页
     ·网络银行系统信息安全管理规范制度第49-50页
     ·信息科技运维管理对网银系统安全的协助第50-52页
     ·信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52-54页
5 针对民生银行网络银行的信息安全措施的改进第54-60页
   ·基于指纹识别的身份认证系统安全性的改进第54-56页
     ·指纹图像识别过程第54-56页
     ·安全性分析第56页
   ·SSL/TLS协议的安全风险第56-57页
     ·客户端信息被拦截和篡改第56页
     ·SSL STRIP攻击第56-57页
     ·针对协议自身安全漏洞的措施第57页
   ·基于网络防护的WEB防火墙的部署应用第57-60页
     ·传统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在WEB应用层的防护缺陷第57-58页
     ·WEB应用防火墙工作原理第58页
     ·WEB应用防火墙(WAF)的部署第58-60页
6 结论与建议第60-64页
   ·简要结论第60-61页
   ·实现网络银行信息安全的建议第61-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作者简历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资源获取型海外直接投资的政治风险研究
下一篇:中国建设银行核心竞争力分析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