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死刑案件二审开庭审理研究

中文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4页
前言第14-15页
一、死刑案件二审开庭审理的现实成效第15-20页
 (一) 落实了严格控制死刑和慎重适用死刑、少杀慎杀的政策第15-16页
 (二) 提升了刑事司法的人权保障水平第16-18页
  1、强化了证据裁判观念第16-17页
  2、加强了对死刑案件的侦查监督第17页
  3、严格了审查起诉的证据标准第17-18页
  4、强化了死刑案件二审的审判监督第18页
 (三) 贯彻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第18页
 (四) 扩大了死刑案件二审的社会效果第18-20页
二、死刑案件二审开庭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20-29页
 (一) 程序方面的问题第20-24页
  1、证人、鉴定人、侦查人员出庭作证不能全面落实第20-21页
  2、诉讼效率不高第21页
  3、辩护人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第21-22页
  4、检察机关的职能定位尴尬第22-23页
  5、检法之间对死刑适用条件和相关证据规定的认识不一第23-24页
 (二) 实体方面的问题第24-29页
  1、被害方过错行为的认定和影响标准不明第24-25页
  2、民事赔偿对死刑适用的影响出现了绝对化的倾向第25-26页
  3、对"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的内涵及其量刑影响的认识纷争第26页
  4、自首情节对死刑适用的影响存在绝对化的倾向第26-27页
  5、共同犯罪案件中的量刑失衡第27-29页
三、死刑案件二审开庭审理中的问题成因第29-37页
 (一) 法律规定不健全第29-33页
  1、对证人出庭无操作细则第29页
  2、诉讼时限规定有漏洞第29-30页
  3、辩护权在法律上与公诉权不能对等第30-31页
  4、检察机关公诉权与法律监督权的界限不清第31-32页
  5、检察机关对法院民事调解和量刑情节适用的监督依据不足第32-33页
 (二) 相关配套措施缺失第33-37页
  1、证人出庭的补贴和隐私保护措施未落实第33-34页
  2、辩护人制度建设薄弱第34-35页
  3、对侦查讯问场所和讯问时间还存在监督上的漏洞第35-37页
四、死刑案件二审开庭审理制度的完善第37-52页
 (一) 死刑案件二审开庭审理的程序完善第37-46页
  1、规定检察机关独立的的庭前阅卷期限第37页
  2、完善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第37-39页
  3、制定侦查人员出庭的义务性法律规范第39-40页
  4、完善死刑案件辩护制度第40-42页
  5、细化死刑案件的证据规格和证明标准第42-43页
  6、明确区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与公诉职能第43-45页
  7、落实死刑案件被害人的国家赔偿和救济制度第45-46页
 (二) 死刑案件二审开庭审理的实体完善第46-52页
  1、规范民事赔偿对量刑的影响第47-50页
  2、规范常见但易生歧义的酌定情节第50-52页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57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检察环节刑事和解的制度化构建
下一篇:民事诉讼中的法官释明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