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问题分析与路径选择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8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3页
 一、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第8-10页
  (一) 选题的目的第8-9页
  (二) 选题的意义第9-10页
 二、 文献综述第10-12页
  (一)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二)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2-13页
  (一) 主要研究方法第12页
  (二) 创新点第12-13页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及意义第13-21页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理论第13-14页
  (一) 城乡对立理论第13页
  (二) 城乡融合理论第13-14页
 二、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阐释第14-19页
  (一) 毛泽东关于城乡关系理论的思想第14-15页
  (二) 邓小平关于城乡关系理论的观点第15-16页
  (三) 当代国家领导人对城乡关系理论的新阐释第16-19页
 三、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对于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意义第19-21页
  (一) 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第19页
  (二) 对深化科学发展观的意义第19-20页
  (三)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第20-21页
第三章 建国以来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及问题分析第21-29页
 一、 建国以来城乡关系的演进第21-24页
  (一)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城乡关系失衡,矛盾频发第21-23页
  (二) 1978年到十六大召开之前:城乡关系趋于缓和第23页
  (三) 十六大后到十八大召开:统筹城乡发展,走城乡一体化道路第23-24页
 二、 中国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问题分析第24-29页
  (一) 农业基础依然薄弱第25-26页
  (二) 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不足第26-27页
  (三)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第27页
  (四) 由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第27-29页
第四章 中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路径选择第29-36页
 一、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第29-31页
  (一) 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第29-30页
  (二)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第30页
  (三) 改进现有金融服务体系第30-31页
  (四) 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第31页
 二、 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第31-33页
  (一) 推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第31-32页
  (二) 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第32页
  (三) 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第32-33页
 三、 健全农村公共服务机制第33-36页
  (一) 完善农村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第33页
  (二)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第33-34页
  (三) 提高农村文化教育水平第34-36页
结论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0页
个人简历第40-41页
致谢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民主建设问题研究
下一篇:社会工作机构运作的问题及反思--基于广东省圃镇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