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新源县喀因特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9页 |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热水沉积型矿床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热水沉积型矿床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 第11-12页 |
·热水沉积型矿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区域地质、矿产工作程度 | 第14-15页 |
·研究区铁矿床研究程度 | 第15-16页 |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7页 |
·完成的工作量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9-32页 |
·研究区位置和交通状况 | 第19-20页 |
·大地构造背景及其分区 | 第20-21页 |
·研究区及外围地质背景 | 第21-25页 |
·地层 | 第21-23页 |
·区域构造 | 第23-25页 |
·岩浆岩 | 第25页 |
·区域矿产 | 第25-28页 |
·区域矿产概况 | 第25-26页 |
·区域主要矿床简述 | 第26-28页 |
·含矿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第28-29页 |
·火山岩年代学 | 第29页 |
·地球物理 | 第29-32页 |
第三章 矿区地质 | 第32-39页 |
·矿区地层 | 第32-34页 |
·上石炭统依什基里克组一段(C2y~1) | 第32-33页 |
·上石炭统依什基里克组二段(C2y~2) | 第33-34页 |
·上石炭统依什基里克组三段(C2y~3) | 第34页 |
·上石炭统依什基里克组四段(C2y~4) | 第34页 |
·第四系(Q) | 第34页 |
·矿区构造 | 第34-35页 |
·矿区岩浆岩 | 第35页 |
·矿区磁异常特征 | 第35-38页 |
·磁测工作内容 | 第35页 |
·岩矿石物性特征 | 第35页 |
·异常分布特征与地质体的对应关系 | 第35-36页 |
·矿区磁场特征 | 第36-38页 |
·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 第38-39页 |
·概述 | 第38页 |
·岩石地化特征 | 第38页 |
·火山岩稀土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喀因特铁矿床地质特征 | 第39-47页 |
·矿体规模及特征 | 第39-43页 |
·矿石特征 | 第43-45页 |
·矿石物质组分 | 第43-44页 |
·矿石的结构构造 | 第44-45页 |
·矿石类型 | 第45页 |
·围岩蚀变 | 第45页 |
·矿体与围岩的关系 | 第45-46页 |
·成矿期次 | 第46-47页 |
第五章 矿床成因初探 | 第47-56页 |
·氢、氧同位素组成 | 第47-49页 |
·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49-52页 |
·铅同位素示踪基本原理 | 第49-50页 |
·铅同位素特征及其示踪意义 | 第50-52页 |
·矿床成因初探 | 第52-56页 |
·构造条件 | 第52页 |
·成矿物质来源 | 第52-53页 |
·成矿时代分析 | 第53页 |
·成矿环境 | 第53-54页 |
·成矿机制 | 第54页 |
·矿床成因初探 | 第54-56页 |
第六章 成矿潜力评价 | 第56-58页 |
·区域铁矿地质背景 | 第56页 |
·构造控矿条件 | 第56页 |
·岩浆岩 | 第56-57页 |
·矿区深部找矿潜力 | 第57页 |
·矿区外围找矿潜力 | 第57-58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图版说明 | 第66-70页 |
研究生个人简历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