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基于手性贵金属配合物纳米粒子的化学/生物传感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1页
   ·相关概念及背景知识第12-17页
     ·传感和探针技术第12-13页
     ·基于纳米技术的传感器和探针第13页
     ·纳米尺度自组装第13-14页
     ·手性自组装第14-15页
     ·圆二色性和圆二色光谱第15-17页
   ·纳米尺度手性第17-21页
     ·纳米尺度手性研究概况第17-18页
     ·光学活性贵金属纳米粒子第18-21页
   ·研究目标的确立第21-22页
     ·问题的发现第21页
     ·研究内容第21-22页
 参考文献第22-31页
第二章 基于手性配合物纳米粒子自组装的圆二色光谱探针测定L—半胱氨酸第31-53页
   ·引言第31页
   ·实验部分第31-32页
     ·试剂和材料第31-32页
     ·仪器第32页
     ·样品分析第32页
   ·结果与讨论第32-48页
     ·探针体系的构建第32-35页
     ·探针选择性的评价第35-40页
     ·定量方式第40-43页
     ·机理探讨第43-48页
     ·样品分析第48页
   ·结论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第三章 高光学活性的手性杂化纳米探针的构建及其应用于水中痕量Hg~(2+)的高选择性测定第53-70页
   ·引言第53-54页
   ·实验部分第54-56页
     ·试剂和材料第54-55页
     ·仪器第55页
     ·合成第55页
     ·响应曲线的溶液配置第55页
     ·样品分析第55-56页
   ·结果与讨论第56-65页
     ·探针的合成及CD光谱特征第56-58页
     ·机理探究第58-60页
     ·分析特征量第60-62页
     ·探针选择性评价第62-63页
     ·pH条件的影响第63-64页
     ·样品分析第64-65页
   ·结论第65页
 参考文献第65-70页
第四章 Au(Ⅲ)与半胱氨酸相互作用的光谱性质研究及其在对映异构体过量检测中的应用第70-89页
   ·引言第70-71页
   ·实验部分第71页
     ·试剂和材料第71页
     ·仪器第71页
   ·结果与讨论第71-81页
     ·Au(Ⅲ)与L-半胱氨酸相互作用的光谱性质第71-75页
     ·Au—L-半胱氨酸配合物的形成、结构和微观状态第75-77页
     ·手性识别探针体系的构建第77-81页
     ·定量方式第81页
   ·结论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9页
致谢第89-90页
个人简历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树枝片—聚电解质复合物的超分子凝胶性能研究
下一篇:二氧化钛一维复合结构的合成及其光电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