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EPC C1G2的RFID双向安全认证协议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7-9页
插图索引第9-10页
附表索引第10-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选题来源第11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本文的研究工作及章节安排第16-17页
第2章 射频识别系统及其安全性问题的研究第17-35页
   ·射频识别系统的概述第17-20页
     ·射频识别系统的组成第17-18页
     ·射频识别系统的分类第18页
     ·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原理第18-19页
     ·射频识别系统的通信模型第19-20页
   ·EPC C1G2 标准第20-23页
     ·基本特征第20-21页
     ·工作原理第21-22页
     ·认证过程第22-23页
   ·射频识别系统的安全问题第23-25页
     ·射频识别的安全需求第23-24页
     ·射频识别系统的安全威胁第24-25页
   ·几种典型 EPC C1G2 认证协议的安全分析第25-31页
     ·Duc 等人的方案第25-27页
     ·Chien 等人的方案第27-28页
     ·SASI 协议第28-29页
     ·Hung-min Sun 的 gen2+协议第29-31页
   ·射频识别安全协议的分析方法第31-34页
     ·逻辑证明方法第31-32页
     ·模型检测方法第32-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一种符合 EPC C1G2 的 RFID 双向安全认证协议—SAPCC1G2第35-45页
   ·符号的说明及函数的构造第35-37页
     ·符号的说明第35-36页
     ·函数的构造及实现第36-37页
   ·SAPCC1G2 协议的描述第37-39页
     ·协议的主要思想第37页
     ·协议的实现过程第37-39页
     ·协议的搜索算法 NCSF第39页
   ·性能分析第39-42页
   ·安全性分析第42-43页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4章 协议 SAPCC1G2 的 SMV 分析第45-54页
   ·协议的安全假设第45页
   ·协议的建模及定义第45-46页
   ·协议的有限状态系统第46-52页
     ·主体 R 的有限状态模型第47-48页
     ·主体 T 的有限状态模型第48-50页
     ·主体 I 的有限状态模型第50-52页
   ·协议系统属性的 CLT 描述第52页
   ·协议的验证结果第5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总结与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61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GPU的大规模场景实时阴影绘制
下一篇:基于混沌序列的数字图像水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