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GPU的大规模场景实时阴影绘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插图索引第11-12页
附表索引第12-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1页
   ·课题来源第13-14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9页
     ·阴影算法的研究现状第15-18页
     ·大规模实时场景阴影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9页
   ·本文的主要结构第19-21页
第2章 阴影绘制的相关技术介绍第21-31页
   ·阴影的基本概念第21-25页
     ·阴影的定义及阴影的作用第21-22页
     ·本影和半影第22-23页
     ·硬阴影和软阴影第23-24页
     ·阴影的分类第24-25页
   ·可编程图形硬件第25-29页
     ·可编程图形硬件发展第25-26页
     ·可编程图形硬件渲染管线第26-29页
   ·图形着色语言介绍(Shading language)第29页
   ·走样及反走样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动态实时阴影技术介绍第31-39页
   ·阴影图算法(Shadow Maps)介绍第31-34页
     ·阴影图算法的基本概述第31-32页
     ·阴影图算法的优缺点分析第32-33页
     ·阴影图算法的具体实现步骤第33-34页
   ·阴影体算法(Shadow Volume)介绍第34-37页
     ·阴影体算法的基本原理第34页
     ·阴影体算法的优缺点分析第34-35页
     ·阴影体算法常用的两种方法介绍第35-37页
   ·其他阴影算法第37-38页
     ·平面投射阴影算法第37页
     ·光照图(Light Map)算法第37页
     ·光线跟踪的阴影算法第37-38页
   ·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基于 PSSM 和 VSM 的混合算法第39-56页
   ·平行分割阴影图算法(PSSM)介绍第39-43页
     ·平行分割阴影图概述第39页
     ·视椎体的划分方法分析第39-41页
     ·平行分割阴影图算法性能分析第41-42页
     ·基于 GPU 的平行分割阴影图算法的实现技术第42-43页
   ·方差阴影图算法(Variance Shadow Maps)介绍第43-45页
     ·方差阴影算法的产生背景分析第43页
     ·方差阴影图算法的基本思想分析第43-44页
     ·方差阴影图算法分析第44-45页
     ·基于 GPU 的方差阴影图算法的实现技术第45页
   ·基于 PSSM 与 VSM 混合算法原理分析第45-46页
   ·基于 PSSM+VSM 混合算法的算法实现第46-54页
     ·混合算法的实现步骤介绍第46-47页
     ·模型数据的生成第47页
     ·视椎体的分割第47-49页
     ·光椎体的划分第49-50页
     ·渲染阴影图第50-51页
     ·模糊阴影图及 GPU 硬件过滤第51-52页
     ·综合场景阴影效果,完成场景渲染第52-54页
   ·混合算法实现过程中的几个问题第54-55页
     ·分层边界的走样处理第54页
     ·新的混合算法如何解决 VSM 光渗现象第54-55页
   ·小结第55-56页
第5章 实验与结果分析第56-63页
   ·实现方案的构建第56页
   ·改进视椎体分割方法实验结果分析第56-59页
   ·基于 PSSM 与 VSM 混合算法的实验结果分析第59-62页
     ·帧速度测试第59-60页
     ·阴影场景的效果对比分析第60-62页
   ·小结第62-63页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致谢第69-70页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0-71页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活动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J2EE架构的手机书院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EPC C1G2的RFID双向安全认证协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