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刚柔耦合的典型击发机构机理分析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选题的意义及应用前景 | 第7-8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7-8页 |
·应用前景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击发机构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刚柔耦合多体系统动力学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多体系统的接触/碰撞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本论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2 考虑接触/碰撞的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 | 第14-26页 |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 | 第14-16页 |
·广义坐标的建立 | 第14页 |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第14-16页 |
·多柔体系统动力学建模 | 第16-18页 |
·多柔体系统中的坐标系 | 第16-17页 |
·多柔体系统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第17-18页 |
·接触/碰撞建模 | 第18-25页 |
·刚体间的接触/碰撞建模 | 第18-23页 |
·柔体间的接触/碰撞建模 | 第23-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击发机构多体动力学建模及分析 | 第26-51页 |
·击发机构概述 | 第26-27页 |
·击发机构的结构形式 | 第26页 |
·击发机构的要求 | 第26-27页 |
·电磁击发机构击发特性 | 第27页 |
·击发机构多刚体动力学建模及分析 | 第27-39页 |
·击发机构多刚体动力学建模流程设计 | 第27-28页 |
·击发机构多刚体动力学建模 | 第28-33页 |
·击发机构载荷建模 | 第33-36页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6-39页 |
·击发机构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及分析 | 第39-50页 |
·击发机构刚柔耦合建模流程设计 | 第39-40页 |
·建立击发机构部分零部件有限元模型 | 第40页 |
·模态分析 | 第40-46页 |
·建立刚性节点 | 第46页 |
·建立刚柔耦合模型 | 第46-48页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4 击发机构碰撞件仿真及失效机理分析 | 第51-63页 |
·击锤与击针有限元碰撞仿真分析 | 第51-57页 |
·击锤与击针的碰撞分析 | 第51-52页 |
·击锤与击针有限元仿真建模流程设计 | 第52-53页 |
·击锤与击针有限元仿真建模分析 | 第53-55页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5-57页 |
·击发机构失效机理分析 | 第57-62页 |
·电磁铁的失效分析 | 第57-59页 |
·击发机构失效分析 | 第59-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5 击发机构典型失效机理影响分析 | 第63-70页 |
·影响分析的意义 | 第63页 |
·基于iSIGHT-FD的击发机构影响分析 | 第63-69页 |
·iSIGHT-FD集成ADAMS技术 | 第63-64页 |
·击发机构典型失效机理影响分析仿真效果图 | 第64-65页 |
·试验设计(DOE)方法 | 第65-66页 |
·影响分析参数的设定 | 第66-67页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67-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6 全文工作总结 | 第70-72页 |
·论文总结 | 第70-71页 |
·发展与展望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