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宪法诉讼制度之构建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2章 宪法诉讼制度的概述 | 第15-20页 |
·宪法诉讼的概念 | 第15-16页 |
·宪法诉讼的特征 | 第16-17页 |
·宪法诉讼的评判标准是其最高价值 | 第16页 |
·宪法审判的主体是特定的机关 | 第16-17页 |
·宪法诉讼有明确的受案范围 | 第17页 |
·宪法诉讼的程序具有多样性 | 第17页 |
·宪法诉讼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 | 第17-19页 |
·宪法诉讼与宪法监督 | 第17-18页 |
·宪法诉讼与行政诉讼 | 第18页 |
·宪法诉讼与违宪审查 | 第18页 |
·宪法诉讼与司法审查 | 第18-19页 |
·宪法诉讼与宪法司法化 | 第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国外有关宪法诉讼制度的模式 | 第20-27页 |
·普通法院型宪法诉讼模式 | 第20-22页 |
·普通法院型宪法诉讼模式的特点 | 第20-21页 |
·普通法院型模式的优点与缺点 | 第21-22页 |
·宪法法院型宪法诉讼模式 | 第22-23页 |
·宪法法院型宪法诉讼模式的特点 | 第22-23页 |
·宪法法院型模式的优点与缺点 | 第23页 |
·法国的宪法委员会模式 | 第23-25页 |
·宪法委员会模式的特点 | 第24页 |
·宪法委员会模式的优点与缺点 | 第24-25页 |
·域外宪法诉讼模式的归纳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4章 我国宪法诉讼构建的必要与可行性 | 第27-37页 |
·我国宪法诉讼制度构建的必要性 | 第27-29页 |
·为我国市场经济提供法律上的支持 | 第27-28页 |
·有助于社会主义法治原则的确立 | 第28-29页 |
·宪法自身的需要 | 第29页 |
·我国宪法诉讼制度构建的可行性 | 第29-36页 |
·域外宪法诉讼模式为我国提供借鉴 | 第29-30页 |
·市场经济提供了经济上的可能 | 第30-31页 |
·法规和司法实践提供法律上的可能 | 第31-35页 |
·党执政方式转变提供政治上的可能 | 第35页 |
·多元文化的形成提供文化上的可能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5章 我国宪法诉讼制度的构建 | 第37-51页 |
·我国宪法诉讼模式的可能性方向 | 第37-40页 |
·普通法院型宪法诉讼模式的方向 | 第37-38页 |
·宪法法院型宪法诉讼模式的方向 | 第38页 |
·法国的宪法委员会模式的方向 | 第38-39页 |
·我国宪法诉讼模式构建考虑的因素 | 第39-40页 |
·我国宪法诉讼制度的模式 | 第40页 |
·我国宪法诉讼模式的具体设置 | 第40-42页 |
·违宪监督委员会的具体设置 | 第41页 |
·宪法法院的具体设置 | 第41-42页 |
·我国宪法诉讼制度的审判程序 | 第42-49页 |
·我国宪法诉讼的一般程序 | 第43-44页 |
·我国宪法诉讼的特别程序 | 第44-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作者简介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