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建立轮胎模型作为车轮边界条件的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5页 |
| ·车轮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 ·轮胎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5页 |
|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5-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课题的创新点 | 第16-18页 |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软件介绍 | 第18-26页 |
| ·有限元法原理与 ANSYS 软件 | 第18-25页 |
| ·有限元法概述 | 第18页 |
|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 | 第18-20页 |
| ·结构有限元分析过程 | 第20-21页 |
| ·轮胎本构关系 | 第21-22页 |
| ·接触理论的有限元法 | 第22-25页 |
| ·ANSYS 软件简介 | 第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3章 轮胎-车轮-地面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6-58页 |
| ·轮胎有限元模型概述 | 第26页 |
| ·轮胎的材料模型 | 第26-32页 |
| ·轮胎带束层复合材料模型 | 第26页 |
| ·轮胎橡胶材料模型 | 第26-27页 |
| ·轮胎-地面接触模型 | 第27页 |
| ·轮胎有限元模型材料参数值的确定 | 第27-32页 |
| ·轮胎-车轮-地面有限元模型建模方法 | 第32-33页 |
| ·轮胎-车轮-地面有限元模型的建模方法 | 第32-33页 |
| ·轮胎与车轮接触分析设置 | 第33页 |
| ·基于 ANSYS 软件车轮-轮胎-地面有限元模型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33-40页 |
| ·有限元模型的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33-36页 |
| ·载荷条件 | 第36-38页 |
| ·接触刚度的选择 | 第38-39页 |
| ·接触面的相互作用模型的选择 | 第39-40页 |
| ·有限元模型接触压力的分析与提取 | 第40-55页 |
| ·理论上车轮模型载荷的计算方法及最终结果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第4章 基于 ANSYS 的车轮径向疲劳试验仿真 | 第58-78页 |
| ·车轮参数化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8-65页 |
| ·ANSYS 参数化有限元建模概述 | 第58-59页 |
| ·确定车轮特征参数 | 第59-60页 |
| ·车轮参数化几何建模 | 第60-61页 |
| ·ANSYS 中建立车轮参数化有限元模型 | 第61-65页 |
| ·车轮有限元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65-69页 |
| ·车轮有限元计算 | 第65页 |
| ·结果分析 | 第65-67页 |
| ·车轮径向疲劳试验简介 | 第67-68页 |
| ·车轮径向疲劳试验结果 | 第68-69页 |
| ·车轮疲劳寿命估算 | 第69-76页 |
| ·应用名义应力法对车轮进行疲劳寿命估算步骤 | 第70页 |
| ·车轮材料的修正 S-N 曲线的确定 | 第70-73页 |
| ·运用 ANSYS12.0 软件分析数值估算车轮疲劳寿命 | 第73-75页 |
| ·运用 ANSYS 软件疲劳模块分析车轮疲劳寿命 | 第75-76页 |
| ·与车轮径向疲劳试验结果进行比较 | 第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 ·全文总结 | 第78页 |
| ·后续工作的展望 | 第78-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