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植物学论文

三种土壤背景下红椿幼苗对铅胁迫的生理响应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前言第11页
1 文献综述第11-20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概述第11-15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第11-12页
     ·铅污染对人、动物以及微生物的危害第12-13页
     ·铅污染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第13页
     ·铅污染对植物形态特征的影响第13-15页
   ·重金属污染对植物生理生化影响第15-18页
     ·对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15页
     ·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第15-16页
     ·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第16页
     ·对植物细胞质膜透性与渗透物质的影响第16-17页
     ·对植物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第17-18页
   ·植物重金属抗性机理与植物修复第18-20页
     ·植物耐重金属污染的机制第18-19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第19-20页
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0-21页
3 材料与方法第21-24页
   ·试验地点与试验材料第21-22页
     ·研究区概况第21页
     ·试验材料第21-22页
   ·试验设计第22页
   ·测试指标与方法第22-24页
     ·土壤理化指标测定第22页
     ·红椿生长指标测定第22-23页
     ·红椿各器官养分含量测定第23页
     ·红椿叶绿素含量测定第23页
     ·红椿光合作用测定第23-24页
     ·红椿各器官铅含量测定第24页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第24页
4 结果分析第24-46页
   ·不同浓度铅对红椿生长特性的影响第24-30页
     ·红椿的叶长和叶面积第25-26页
     ·红椿的株高与地茎第26-28页
     ·红椿的生物量及其分配第28-30页
   ·不同浓度铅对红椿体内养分积累和分配的影响第30-36页
     ·对红椿体内C含量及分配的影响第30-32页
     ·对红椿体内N的影响第32-34页
     ·对红椿体内P的影响第34-36页
   ·不同浓度铅对红椿光合作用的影响第36-42页
     ·对红椿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36-38页
     ·对红椿光合作用的影响第38-42页
   ·不同浓度铅下红椿对重金属铅的吸收、积累的差异第42-44页
     ·红椿体内各器官铅含量特征第42-43页
     ·红椿体内各器官的铅积累特征第43-44页
   ·红椿对重金属的铅耐受特性、富集和转移能力第44-46页
     ·红椿对铅的耐受特性第44-45页
     ·红椿对铅的富集与转移能力第45-46页
5 结论与讨论第46-54页
   ·铅胁迫下红椿的生长特性第46-47页
   ·铅胁迫下红椿体内养分分配特征第47-48页
   ·红椿光合生理对铅胁迫的响应第48-50页
   ·铅胁迫下红椿对铅的吸收与积累第50-51页
   ·铅胁迫下红椿体内对铅的富集、转移与耐受能力第51-52页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62页
致谢第62-63页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3N2亚型犬流感病毒NP蛋白的表达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下一篇:华中蹄盖蕨(Athyrium wardii)对镉的耐性生理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