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8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9-29页 |
| ·相关概念及界定 | 第9-23页 |
| ·学校恐惧 | 第9-10页 |
| ·情感先行组织者 | 第10-14页 |
| ·元认知干预技术 | 第14-20页 |
| ·临床大样本 ABBA 实验范式 | 第20-23页 |
| ·学校恐惧情绪的病因学理论 | 第23-25页 |
| ·流行病学资料 | 第23页 |
| ·病因学 | 第23-25页 |
| ·学校恐惧治疗方法的研究 | 第25-29页 |
| ·心理治疗 | 第25-26页 |
| ·药物治疗 | 第26-27页 |
| ·学校恐惧的教育对策 | 第27-29页 |
| 2 研究意义及假设 | 第29-31页 |
| ·研究意义 | 第29-30页 |
| ·研究假设 | 第30-31页 |
| 3 研究方法 | 第31-40页 |
| ·研究对象 | 第31页 |
| ·干预的主试 | 第31页 |
| ·研究工具 | 第31-32页 |
|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 第31-32页 |
| ·焦虑自评量表(SAS) | 第32页 |
| ·统计方法 | 第32页 |
| ·学校恐惧的诊断 | 第32-33页 |
| ·评估方法 | 第33-35页 |
| ·量表评估 | 第33-34页 |
| ·诊断标准评估 | 第34-35页 |
| ·实验程序设计 | 第35-38页 |
| ·调整来访者的认知 | 第35-36页 |
| ·干预条件性情绪 | 第36-37页 |
| ·愈后防复发策略辅导 | 第37-38页 |
| ·研究过程 | 第38-40页 |
| 4 结果 | 第40-46页 |
| ·A、B 两组被试 SCL-90 前测分数的差异性检验 | 第40-41页 |
| ·A、B 两组被试 SAS 前测分数的差异性检验 | 第41页 |
| ·A 组被试 SCL-90 前、后测分数的差异性检验 | 第41-42页 |
| ·A 组被试 SAS 前、后测分数的差异性检验 | 第42-43页 |
| ·B 组被试 SCL-90 前、后测分数的差异性检验 | 第43-44页 |
| ·B 组被试 SAS 前、后测分数的差异性检验 | 第44页 |
| ·A、B 两组被试 SCL-90 后测分数的差异性检验 | 第44-45页 |
| ·A、B 两组被试 SAS 后测分数的差异性检验 | 第45-46页 |
| 5 讨论 | 第46-50页 |
| ·元认知干预技术对学校恐惧形成的心理机制的认识 | 第46-47页 |
| ·元认知干预技术治疗学校恐惧的有效性 | 第47页 |
| ·元认知干预技术中情感组织者的加入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 第47-48页 |
| ·情感先行组织者的优点 | 第48页 |
| ·采用情感先行组织者技术所需注意事项 | 第48-50页 |
| 6 结论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附录 | 第54-62页 |
| 附录 1 | 第54-55页 |
| 附录 2 | 第55-56页 |
| 附录 3 | 第56-57页 |
| 附录 4 | 第57-58页 |
| 附录 5 SCL-90 | 第58-61页 |
| 附录 6 SAS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