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研究背景 | 第7-10页 |
·网络处理器的产生与发展 | 第7-8页 |
·网关设备的研究概况 | 第8-9页 |
·流量控制的研究背景与现状 | 第9-10页 |
·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第10页 |
·选题来源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0-13页 |
第二章 网络处理器平台与流量控制技术 | 第13-21页 |
·因特网交换体系架构 | 第13页 |
·网络处理器芯片IXP2350的硬件组成 | 第13-16页 |
·IXA软件可移植性框架 | 第16-18页 |
·网络应用的逻辑层面 | 第16-17页 |
·IXA软件可移植性框架的组成 | 第17-18页 |
·流量控制技术 | 第18-21页 |
·支持区分服务模型的流量控制技术 | 第18-19页 |
·支持区分服务的队列管理技术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多网网关硬软件实现方案 | 第21-33页 |
·多网网关功能 | 第21页 |
·多网网关的硬件实现方案 | 第21-26页 |
·多网网关硬件平台 | 第21-22页 |
·开发板FIDS23MC1 | 第22-23页 |
·外围接口电路 | 第23-25页 |
·媒质交换结构接口的配置 | 第25-26页 |
·多网网关数据面的软件实现框架 | 第26-33页 |
·数据面上数据包处理的一般流程 | 第26-27页 |
·全局性的数据结构和模块间接口信息的格式 | 第27-30页 |
·多网网关数据面的软件实现框架 | 第30-33页 |
第四章 接收、转发和发送模块在网络处理器中的编程实现 | 第33-55页 |
·数据包接收模块 | 第33-45页 |
·数据包接收模块概述 | 第33页 |
·相关的硬件结构及其工作过程 | 第33-35页 |
·接收状态机 | 第35-36页 |
·相关的数据结构 | 第36-39页 |
·数据处理流程的软件实现 | 第39-44页 |
·不同端口对应模块的初始化和系统初始化 | 第44-45页 |
·数据包转发模块 | 第45-46页 |
·数据包转发模块概述 | 第45页 |
·相关的数据结构 | 第45页 |
·简化的转发模块的数据处理流程 | 第45-46页 |
·数据包发送模块 | 第46-52页 |
·数据包发送模块概述 | 第46页 |
·相关的硬件结构及其工作过程 | 第46-47页 |
·相关的数据结构 | 第47-48页 |
·数据处理流程的软件实现 | 第48-51页 |
·不同端口对应模块的初始化 | 第51-52页 |
·数据包产生模块 | 第52-55页 |
·数据包产生模块概述 | 第52-53页 |
·相关的数据结构 | 第53页 |
·数据处理流程的软件实现 | 第53-55页 |
第五章 仿真调试和硬件调试及结果 | 第55-71页 |
·集成开发环境Workbench | 第55页 |
·仿真调试 | 第55-64页 |
·仿真调试的目的和思路 | 第55-56页 |
·仿真调试环境的搭建 | 第56-58页 |
·仿真调试的结果 | 第58-64页 |
·硬件调试 | 第64-69页 |
·硬件调试的目的和思路 | 第64-65页 |
·硬件调试环境的搭建 | 第65-67页 |
·硬件调试的结果 | 第67-69页 |
·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 | 第69-71页 |
第六章 WRED算法在网络处理器中的编程实现 | 第71-79页 |
·随机早期检测算法和加权随机早期检测算法 | 第71-73页 |
·随机早期检测算法 | 第71-72页 |
·加权随机早期检测算法 | 第72-73页 |
·在软件实现框架中添加WRED模块 | 第73页 |
·WRED模块在网络处理器中的编程实现 | 第73-79页 |
·模块的功能和接口 | 第73-74页 |
·相关的数据结构 | 第74-75页 |
·数据处理流程的软件实现 | 第75-79页 |
结束语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