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各种桥梁论文--桥梁:按结构分论文--斜拉桥论文

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减隔震措施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27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页
   ·斜拉桥的发展简述第9-12页
   ·结构抗震技术的发展第12-26页
     ·地震工程学概述第12-15页
     ·桥梁震害及教训第15-18页
     ·桥梁减隔震技术发展及应用第18页
     ·减隔震原理概述第18-26页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26-27页
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7-41页
   ·抗震分析方法简述第27-30页
     ·静力分析方法第27-28页
     ·反应谱分析方法第28-29页
     ·动态时程分析方法第29-30页
   ·斜拉桥抗震分析考虑的问题第30-32页
     ·非线性问题第30-31页
     ·地震波的输入第31页
     ·结构阻尼问题第31-32页
     ·地基模拟问题第32页
   ·背景桥梁工程概述第32-34页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34-41页
     ·主梁模拟第34页
     ·斜拉索模拟第34-35页
     ·主塔模拟第35-36页
     ·基础模拟第36-39页
     ·阻尼器的模拟第39-40页
     ·减隔震模型第40-41页
3 结构动力特性分析第41-54页
   ·塔、梁间不同连接及桩基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第41-51页
   ·减震措施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第51-53页
   ·小结第53-54页
4 减震装置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第54-67页
   ·抗震分析方法选择第54页
   ·地震波输入第54-56页
   ·减震结构时程分析第56-65页
     ·各模型关键截面地震位移响应第56-62页
     ·阻尼器的选择对减震的影响第62-65页
   ·小结第65-67页
5 隔震措施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第67-73页
   ·隔震设计思想第67-68页
   ·基础隔震层的模拟第68-69页
   ·基础层隔震对结构地震响应影响第69-72页
   ·小结第72-73页
6 结论第73-75页
致谢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8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寒区隧道结构损伤与可靠度研究
下一篇:连续梁拱组合桥梁—拱结合部位的力学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