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20页 |
一、 论域界定 | 第10页 |
二、 研究动机 | 第10-12页 |
三、 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四、 研究方法、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第一章 清人选明诗总集概貌 | 第20-66页 |
第一节 清人选明诗总集时间地域分布 | 第20-28页 |
第二节 清人选明诗总集的编选种类、体例及缺陷 | 第28-43页 |
第三节 清人选明诗总集的价值 | 第43-59页 |
第四节 清人选明诗总集的流传及影响 | 第59-66页 |
第二章 清人选明诗总集的历史观照 | 第66-102页 |
第一节 《列朝诗集》:贰臣的心曲 | 第66-76页 |
第二节 《明诗综》:史家的省察与评判 | 第76-85页 |
第三节 《启祯遗诗》等:节义的颂歌 | 第85-95页 |
第四节 清人选明诗总集的气运观 | 第95-102页 |
第三章 清人选明诗总集对明诗的评价 | 第102-138页 |
第一节 诗史总结 | 第102-108页 |
第二节 明初诗评价 | 第108-112页 |
第三节 台阁诗评价 | 第112-114页 |
第四节 公安派评价 | 第114-119页 |
第五节 竟陵派评价 | 第119-124页 |
第六节 地域流派评价 | 第124-138页 |
第四章 清人选明诗总集对七子复古的批判与接受 | 第138-189页 |
第一节 清初明诗总集对复古的批判 | 第138-158页 |
第二节 清前期明诗总集对七子复古的接受 | 第158-172页 |
第三节 清中期明诗总集对七子复古的肯定与延续 | 第172-181页 |
第四节 有关前七子与李东阳 | 第181-185页 |
余论:清人选明诗总集对明诗复古的反思 | 第185-189页 |
第五章 格调·性情·神韵——清人选明诗总集与清代诗学 | 第189-220页 |
第一节 《列朝诗集》与性情 | 第189-197页 |
附《藜照楼明二十四家诗定》与性情 | 第196-197页 |
第二节 《明诗评选》与性情、神韵 | 第197-205页 |
第三节 王士禛选明诗与其神韵说 | 第205-209页 |
第四节 性情、格调、神韵合一的《明诗别裁集》 | 第209-214页 |
第五节 汪端以清真集大成 | 第214-220页 |
第六章 清人选明诗总集对雅正的追求 | 第220-266页 |
第一节 雅·雅正·正声 | 第220-225页 |
第二节 清政府对雅正与诗教的提倡 | 第225-234页 |
第三节 清人选明诗总集中雅正含义的变迁 | 第234-258页 |
第四节 《明三十家诗选》对清真雅正的追求与女性话语的缺失 | 第258-266页 |
结语 | 第266-269页 |
参考文献 | 第269-27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279-280页 |
附录:清人选明诗总集知见录 | 第280-305页 |
后记 | 第305-3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