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自动控制理论论文

基于遗传算法的高压最小流量阀PID自适应控制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第12-19页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第12-17页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第17-19页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9-22页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第20-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二章 高压最小流量阀门滞后及时变特性分析第23-43页
   ·高压最小流量阀的使用工艺特点第23-24页
   ·高压最小流量阀门滞后及时变的控制系统的组成第24-26页
   ·影响高压最小流量阀门控制系统滞后及时变的主要因素第26-30页
     ·开关方向上的气缸第26-27页
     ·最小流量阀前后的压差第27页
     ·开关气路上的增压器第27-29页
     ·快速排气阀第29-30页
   ·高压最小流量阀门几种常见的控制器和策略第30-41页
     ·一般的控制器组成第31-32页
     ·SIPART PS2 型控制器功能图第32-33页
     ·SIPART PS2 型控制器自整定的步骤第33-36页
     ·ABB 控制器的特点及自整定第36-41页
   ·高压最小流量阀门滞后及时变的控制系统的特点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高压最小流量阀控制策略第43-53页
   ·自适应控制的工作原理第43-45页
   ·基于遗传算法的 PID 自适应控制结构第45-46页
   ·基于遗传算法 PID 自适应控制工作原理第46-48页
     ·PID 自适应控制的参数辨识机构第46-47页
     ·PID 自适应控制的寻优算法第47页
     ·PID 自适应控制的参数设定智能软件包第47-48页
   ·基于遗传算法 PID 自适应控制的硬件系统第48-51页
   ·基于遗传算法 PID 自适应控制的软件系统及其设置第51-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基于解析的遗传算法初解优化第53-60页
   ·H2控制器解析法的原理第54-56页
   ·H2控制器遗传算法初解的优化第56-59页
     ·建立被控对象模型第56页
     ·H2控制器解析的初解优化算法第56-58页
     ·用户对控制的期望第58-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五章 遗传算法 PID 自适应控制算法实现第60-67页
   ·遗传算法基本思想第60-62页
   ·遗传算法的 PID 整定技术与实现第62-66页
     ·参数编码第62-63页
     ·确定适应度函数第63-64页
     ·选择控制参数第64页
     ·初始群体形成第64页
     ·遗传操作第64-65页
     ·评价与判定第65-66页
   ·遗传算法的 PID 整定技术的改进第66-67页
     ·遗传算法适应度函数的改进第66页
     ·遗传算法初始种群的改进第66-67页
   ·本章小结第67页
第六章 遗传算法优化控制器参数仿真比较第67-86页
   ·PID 控制算法与 PID 参数的整定第67-69页
   ·用户对控制的期望第69页
   ·Z-N 法整定 PID第69-74页
   ·响应曲线法整定 PID第74-77页
   ·遗传算法整定 PID 仿真第77-80页
   ·响应曲线法、Z-N 法和遗传算法整定 PID 仿真比较第80-81页
   ·模型参数摄动后三种方法的仿真的曲线比较第81-83页
   ·模型参数摄动后重新用三种方法整定的仿真的比较第83-85页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86-88页
   ·全文总结第86页
   ·创新点第86-87页
   ·下一步展望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1页
致谢第91-9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92-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ERP管理的轻钢结构预算研究
下一篇:RF缆放卷系统的模糊建模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