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凌源皮影的工艺与表演特色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1页 |
·关于凌源皮影的研究问题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原因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基本思路 | 第10-11页 |
1 皮影艺术的产生 | 第11-14页 |
·皮影艺术起源与发展 | 第11页 |
·皮影艺术的功能 | 第11-14页 |
·巫术信仰功能 | 第11-12页 |
·心理慰藉功能 | 第12页 |
·培养教化功能 | 第12-13页 |
·娱乐消费功能 | 第13页 |
·艺术审美功能 | 第13-14页 |
2 皮影戏在辽宁 | 第14-16页 |
·分布浅述 | 第14-15页 |
·辽宁南部地区 | 第14页 |
·辽宁西部地区 | 第14页 |
·辽宁北部地区 | 第14-15页 |
·现存状况 | 第15-16页 |
3 凌源皮影概述 | 第16-19页 |
·起源 | 第16页 |
·现实状况 | 第16-19页 |
·传承人 | 第16-17页 |
·现存资料 | 第17-19页 |
4 凌源皮影的价值与特色 | 第19-23页 |
·凌源皮影价值 | 第19-20页 |
·历史价值 | 第19页 |
·文化价值 | 第19页 |
·培养价值 | 第19页 |
·财富价值 | 第19-20页 |
·凌源皮影特色 | 第20-23页 |
·演唱表演特色 | 第20-21页 |
·工艺造型特色 | 第21-22页 |
·艺术审美特色 | 第22-23页 |
5 凌源皮影的演出构成 | 第23-37页 |
·凌源皮影表演现场 | 第23-28页 |
·舞台 | 第23页 |
·道具 | 第23-26页 |
·皮影表演的一般程序 | 第26页 |
·观众 | 第26-28页 |
·凌源皮影的表演构成 | 第28-37页 |
·职能分工 | 第28-31页 |
·影戏的操纵程式 | 第31-32页 |
·影戏的特技表演 | 第32-33页 |
·表演交流方式 | 第33-37页 |
6 凌源皮影的变化与发展 | 第37-42页 |
·凌源皮影的现时变化 | 第37-38页 |
·困难和危机 | 第37页 |
·雅化走向 | 第37-38页 |
·凌源皮影的发展 | 第38-42页 |
·现代社会的传播研究方法 | 第38页 |
·保护与传承 | 第38-42页 |
结束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