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日本 3.11地震中媒体的议程设置研究--以《朝日新闻》为例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6页
主要图表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5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8页
     ·研究背景第7页
     ·研究意义第7-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2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8-11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第12-15页
     ·研究思路第12页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2-15页
第二章 《朝日新闻》的“环境再作业”第15-43页
   ·《朝日新闻》在危机突发期的议程设置第16-22页
     ·灾情议题构建第19-20页
     ·灾区生活构建第20页
     ·救援活动构建第20-21页
     ·灾区经济议题构建第21-22页
     ·灾后重建议题构建第22页
     ·核危机议题构建第22页
   ·《朝日新闻》在危机蔓延期的议程设置第22-28页
     ·灾情议题构建第25页
     ·灾区生活构建第25-26页
     ·救援活动的构建第26页
     ·经济问题报道第26-27页
     ·重建议题第27页
     ·核问题议题第27-28页
   ·《朝日新闻》在危机解决期的议程设置第28-33页
     ·灾情议题构建第31页
     ·灾区生活议题第31页
     ·救援活动议题构建第31-32页
     ·经济议题构建第32页
     ·重建议题构建第32页
     ·核问题议题第32-33页
   ·《朝日新闻》3.11东日本地震议程设置的分析第33-40页
     ·建立报道框架第33-35页
     ·及时透明的报道第35-36页
     ·多种报道模式交叉互动第36-37页
     ·报网互动——乘积效应第37-38页
     ·建构正面舆论环境第38-40页
   ·对《朝日新闻》“环境再作业”的评价第40-43页
     ·凸显人文性第40-41页
     ·议题表达方式灵活化第41页
     ·意见领袖与公众议程的互动第41-43页
第三章 《朝日新闻》3.11东日本地震报道议程设置的效果分析第43-52页
   ·《朝日新闻》议程设置对媒体行为的影响第43-47页
     ·媒体间议程设置的“共鸣效应”第44-45页
     ·媒体间议程设置的“溢散效应”第45-46页
     ·影响其他媒体行为的原因第46-47页
   ·《朝日新闻》议程设置影响公众议程的渐进过程第47-49页
     ·引导舆论:形成积极公众议程第47-48页
     ·影响行为:指导正确的应急反应第48页
     ·效果式微:显著性降低第48-49页
   ·《朝日新闻》议程设置如何作用于公众议程的不同层面第49-52页
     ·认知模式:作用于公众对环境的感知第49-50页
     ·显著性模式:作用于公众对议题的重视第50页
     ·优先顺序模式:作用于公众对议题重要性的排序第50-52页
第四章 对《朝日新闻》3.11东日本地震报道的思考第52-57页
   ·3.11东日本地震中《朝日新闻》的媒介功能第52-55页
   ·危机传播中报纸如何运用议程设置下的拟态环境进行品牌形象的塑造第55-57页
第五章 结语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1-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碑帖融合初探
下一篇:以角色化提高情景化英语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