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基聚硅氧烷的制备及其在阻燃PBT中的应用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聚硅氧烷的发展状况 | 第12-16页 |
·聚硅氧烷的发展历程 | 第12-13页 |
·聚硅氧烷的性能与应用 | 第13-15页 |
·聚硅氧烷的合成方法 | 第15-16页 |
·功能性有机聚硅氧烷 | 第16-22页 |
·功能性有机聚硅氧烷发展概况 | 第17-19页 |
·氯丙基聚硅氧烷的合成方法 | 第19-21页 |
·环氧基聚硅氧烷的合成方法 | 第21-22页 |
·本课题的选题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氯丙基聚硅氧烷的制备与表征 | 第24-39页 |
·前言 | 第24-25页 |
·实验部分 | 第25-28页 |
·实验主要原料 | 第25页 |
·实验设备 | 第25页 |
·氯丙基聚硅氧烷的合成 | 第25-28页 |
·氯丙基聚硅氧烷的反应原理 | 第25-27页 |
·氯丙基聚硅氧烷的合成方法 | 第27-28页 |
·性能测试和结构表征 | 第28页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第28页 |
·核磁共振(NMR) | 第28页 |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GPC) | 第2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8-38页 |
·MCPS 水解自聚 | 第28-32页 |
·傅立叶红外光谱表征聚合物的分子结构 | 第29-30页 |
·核磁共振表征聚合物的分子结构 | 第30-32页 |
·MCPS 与 PTMS、MTMS 水解共聚 | 第32-38页 |
·傅立叶红外光谱表征聚合物的分子结构 | 第33-34页 |
·核磁共振表征聚合物的分子结构 | 第34-37页 |
·GPC 测定各产物的分子量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环氧基聚硅氧烷的制备 | 第39-51页 |
·前言 | 第39-40页 |
·实验部分 | 第40-43页 |
·实验主要原料 | 第40页 |
·实验设备 | 第40页 |
·环氧基聚硅氧烷的合成 | 第40-41页 |
·合成路线 | 第40-41页 |
·合成方法 | 第41页 |
·性能测试和结构表征 | 第41-43页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第41页 |
·核磁共振(NMR) | 第41-42页 |
·滴定法测定环氧值 | 第42-43页 |
·热重分析(TGA) | 第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50页 |
·实验条件的影响 | 第43-47页 |
·反应溶剂对产率的影响 | 第44页 |
·反应温度对环氧值的影响 | 第44-46页 |
·反应原料比对环氧值的影响 | 第46-47页 |
·结构分析 | 第47-48页 |
·FTIR 分析 | 第47-48页 |
·NMR 分析 | 第48页 |
·热性能 | 第48-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环氧基聚硅氧烷对 PBT 的协效改性 | 第51-67页 |
·引言 | 第51-52页 |
·实验部分 | 第52-54页 |
·实验主要原料 | 第52页 |
·实验仪器 | 第52-53页 |
·样品制备 | 第53页 |
·测试与表征 | 第53-54页 |
·阻燃性能测试 | 第53页 |
·热重红外联用(TG-FTIR) | 第53页 |
·锥形量热测试(CONE) | 第53页 |
·扫描电镜(SEM) | 第53-54页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54页 |
·动态力学分析(DMA) | 第54页 |
·差示扫描热分析(DSC) | 第5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4-66页 |
·PBT/AlPi/EPM 阻燃体系的阻燃性能 | 第54-56页 |
·热重红外分析 | 第56-60页 |
·热失重分析 | 第56-57页 |
·热分解释放气体分析 | 第57-59页 |
·残留物分析 | 第59-60页 |
·锥形量热分析 | 第60-62页 |
·热释放行为 | 第60-61页 |
·燃烧残炭层的形貌与元素组成 | 第61-62页 |
·PBT/AlPi/EPM 阻燃体系的力学性能 | 第62-66页 |
·动态力学分析 | 第63-64页 |
·差示扫描热分析 | 第64-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件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