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前言 | 第11-13页 |
|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1页 |
| 1.1 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 | 第13-14页 |
| 1.2 农业废弃物类吸附剂处理废水重金属 | 第14-15页 |
| 1.3 生物炭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 1.3.1 生物炭概述 | 第15-16页 |
| 1.3.2 生物炭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 1.3.3 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吸附机理 | 第17页 |
| 1.4 生物炭负载磁性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 1.5 研究方案 | 第18-21页 |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 1.5.2 主要内容 | 第19页 |
| 1.5.3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7页 |
| 2.1 材料 | 第21-22页 |
| 2.1.1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 2.1.2 模拟重金属离子废水 | 第21页 |
| 2.1.3 主要试剂和主要仪器 | 第21-22页 |
| 2.2 方法 | 第22-26页 |
| 2.2.1 磁性苦荞壳的制备及优化 | 第22-23页 |
| 2.2.2 吸附剂的表征分析 | 第23-24页 |
| 2.2.3 磁性苦荞壳生物炭对水中Pb~(2+)、Zn~(2+)的去除试验研究 | 第24-25页 |
| 2.2.4 磁性苦荞壳生物炭的再生研究 | 第25-26页 |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运算 | 第26-27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49页 |
| 3.1 吸附剂的制备及筛选 | 第27-31页 |
| 3.1.1 苦荞壳的粒径筛选 | 第27页 |
| 3.1.2 苦荞壳投放量的筛选 | 第27-28页 |
| 3.1.3 不同炭化时间-温度条件下磁性苦荞壳生物炭的筛选优化 | 第28-29页 |
| 3.1.4 三种吸附剂对Pb~(2+)、Zn~(2+)的吸附比较 | 第29-30页 |
| 3.1.5 磁性苦荞壳生物炭的磁性证明 | 第30-31页 |
| 3.2 吸附剂的表征分析 | 第31-34页 |
| 3.2.1 SEM分析 | 第31-32页 |
| 3.2.2 XRD分析 | 第32-33页 |
| 3.2.3 FTIR分析 | 第33-34页 |
| 3.3 磁性苦荞壳生物炭对Pb~(2+)、Zn~(2+)的吸附特性研究 | 第34-40页 |
| 3.3.1 吸附时间对Pb~(2+)、Zn~(2+)吸附的影响 | 第34-36页 |
| 3.3.2 吸附剂投加量对Pb~(2+)、Zn~(2+)吸附的影响 | 第36-37页 |
| 3.3.3 pH值对Pb~(2+)、Zn~(2+)吸附的影响 | 第37-39页 |
| 3.3.4 温度及初始浓度对Pb~(2+)、Zn~(2+)吸附的影响 | 第39-40页 |
| 3.4 磁性苦荞壳生物炭对Pb~(2+)、Zn~(2+)的吸附动力学 | 第40-44页 |
| 3.5 磁性苦荞壳生物炭吸附Pb~(2+)、Zn~(2+)的等温吸附研究 | 第44-45页 |
| 3.6 磁性苦荞壳生物炭吸附Pb~(2+)、Zn~(2+)的吸附热力学研究 | 第45-46页 |
| 3.7 磁性苦荞壳生物炭的再生研究 | 第46-49页 |
| 3.7.1 不同解析剂对磁性苦荞壳生物炭吸附Pb~(2+)、Zn~(2+)效率的影响 | 第46页 |
| 3.7.2 解析剂的不同浓度对磁性苦荞壳生物炭吸附Pb~(2+)、Zn~(2+)效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 3.7.3 解析次数对磁性苦荞壳生物炭吸附Pb~(2+)、Zn~(2+)效率的影响 | 第47-49页 |
| 4 讨论 | 第49-54页 |
| 4.1 工艺参数对磁性苦荞壳生物炭制备的影响 | 第49-50页 |
| 4.2 吸附条件对磁性苦荞壳生物炭吸附Pb+、Zn~(2+)的影响 | 第50-51页 |
| 4.3 不同生物炭对Pb~(2+)、Zn~(2+)吸附效果比较 | 第51-53页 |
| 4.4 磁性苦荞壳生物炭再利用能力 | 第53-54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4-55页 |
| 5.1 结论 | 第54页 |
| 5.2 展望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作者简历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