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服役期状态模糊评估
目录 | 第1-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绪论 | 第11-22页 |
·课题来源 | 第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桥梁状态评估理论与方法 | 第18-20页 |
·桥梁评估含义 | 第18页 |
·桥梁状态评估理论与方法 | 第18-20页 |
·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20-22页 |
2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病害分析 | 第22-37页 |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特点 | 第22页 |
·桥检工作概况 | 第22-26页 |
·文件和技术依据 | 第22-23页 |
·仪器和设备 | 第23页 |
·内容和方法 | 第23-26页 |
·病害特征及分析 | 第26-35页 |
·一般病害特征及分析 | 第26-31页 |
·典型裂缝病害特征及分析 | 第31-35页 |
·病害分析和服役期状态评估的关系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3 模糊综合评估理论与方法 | 第37-54页 |
·模糊理论 | 第37-42页 |
·模糊集合与隶属函数 | 第37-40页 |
·模糊集合运算 | 第40-41页 |
·模糊关系 | 第41页 |
·模糊矩阵及运算 | 第41-42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42-49页 |
·结构模型 | 第42-44页 |
·构造比较判断矩阵的方法 | 第44-46页 |
·确定指标权向量 | 第46-47页 |
·一致性检验 | 第47-49页 |
·模糊综合评估 | 第49-53页 |
·一级模糊综合评估 | 第49-51页 |
·二级指标模糊综合评估 | 第51-52页 |
·模糊评估结果识别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4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服役期状态模糊评估 | 第54-74页 |
·确定评价标准集 | 第54页 |
·建立评估模型 | 第54-56页 |
·确定评估指标权重 | 第56-58页 |
·特征向量法 | 第57页 |
·熵模型法 | 第57页 |
·综合修正法 | 第57-58页 |
·获取底层评价指标 | 第58-71页 |
·数值型评价指标 | 第59-67页 |
·语言型评价指标等级向量 | 第67-71页 |
·综合评估 | 第71-73页 |
·底层指标评估 | 第71-72页 |
·中间层指标评估 | 第72页 |
·总体评估 | 第72-73页 |
·评估结果模糊识别 | 第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5 工程应用及分析 | 第74-101页 |
·工程实例一:杜家河特大桥 | 第74-93页 |
·桥梁概况 | 第74页 |
·评价指标数据检测 | 第74-85页 |
·服役期状态模糊评估 | 第85-93页 |
·工程实例二:徐水沟特大桥 | 第93-97页 |
·桥梁概况 | 第93-94页 |
·确定指标层因素隶属度 | 第94-95页 |
·服役期状态模糊评估 | 第95-97页 |
·工程实例三:金水沟特大桥 | 第97-99页 |
·工程实例四:太枣沟特大桥 | 第99-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01-103页 |
·研究结论 | 第101-102页 |
·展望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8页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8-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