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空区资源开采安全性分析与治理方法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近空区资源开采 | 第10-11页 |
| ·近采空区资源开采稳定性分析 | 第11-12页 |
| ·采空区灾害治理 | 第12-13页 |
|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近空区资源勘探 | 第14-29页 |
| ·矿山概况 | 第14-17页 |
| ·矿区概述 | 第14-15页 |
| ·矿山发展历程 | 第15-16页 |
| ·矿区地质 | 第16-17页 |
| ·矿体基本情况 | 第17页 |
| ·近空区资源勘探 | 第17-18页 |
| ·近空区资源勘探结果 | 第18-28页 |
| ·勘探方法 | 第18-19页 |
| ·残矿类型 | 第19-21页 |
| ·勘探结果 | 第21-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近空区资源安全开采技术 | 第29-41页 |
| ·常用开采方法 | 第29-33页 |
| ·回采方案设计 | 第33-38页 |
| ·空区顶部残矿回采方法设计 | 第33-35页 |
| ·空区点柱回采方案设计 | 第35-36页 |
| ·留矿法间柱回采方案设计 | 第36-37页 |
| ·近空区厚大矿体回采方案设计 | 第37-38页 |
| ·开采建议 | 第38-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近空区资源开采稳定性研究 | 第41-62页 |
| ·数值模拟概况 | 第41页 |
| ·计算原理及流程 | 第41-44页 |
| ·FLAC~(3D)计算原理 | 第41-43页 |
| ·FLAC~(3D)计算流程 | 第43-44页 |
| ·近空区开采数值模拟工程实例 | 第44-61页 |
| ·模型建立 | 第45-46页 |
| ·力学参数确定 | 第46-48页 |
| ·边界条件 | 第48页 |
| ·围岩破坏机理 | 第48-50页 |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0-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五章 采空区危害与治理 | 第62-76页 |
| ·空区危害 | 第62-70页 |
| ·矿震 | 第62-65页 |
| ·冲击气浪 | 第65-69页 |
| ·其他危害 | 第69-70页 |
| ·影响因素 | 第70-73页 |
| ·地质因素 | 第70-71页 |
| ·环境因素 | 第71页 |
| ·采空区的形态 | 第71-73页 |
| ·采空区治理 | 第73-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7页 |
| ·结论 | 第76页 |
| ·展望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