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致谢 | 第7-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2页 |
| ·空气悬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3-16页 |
| ·国外空气悬架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国内空气弹簧悬架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状况 | 第15-16页 |
| ·空气悬架的特性与关键技术 | 第16-18页 |
| ·空气悬架对整车性能的影响 | 第16-17页 |
| ·空气悬架的关键技术 | 第17-18页 |
| ·控制策略在半主动空气悬架中的应用 | 第18-20页 |
| ·MATLAB/SIMULINK 简介 | 第20页 |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汽车空气悬架系统结构分析 | 第22-33页 |
| ·空气弹簧的结构形式、特点、工作原理及其特性曲线分析 | 第22-26页 |
| ·空气弹簧的结构形式 | 第22-23页 |
| ·空气弹簧特点 | 第23-25页 |
| ·空气弹簧的工作原理 | 第25页 |
| ·空气弹簧特性曲线分析 | 第25-26页 |
| ·减振器结构及功能分析 | 第26-28页 |
| ·导向传力机构分析 | 第28-31页 |
| ·高度控制阀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空气悬架系统振动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33-43页 |
| ·路面输入模型的建立 | 第33-37页 |
| ·路面不平度的功率谱 | 第33-34页 |
| ·空间频率功率谱密度与时间功率谱密度的转化 | 第34-35页 |
| ·滤波白噪声随机路面模型 | 第35-37页 |
| ·空气悬架系统简化模型的建立 | 第37-42页 |
| ·空气悬架系统线性模型的建立 | 第37-40页 |
| ·空气悬架系统非线性模型的建立 | 第40-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客车空气悬架系统的仿真分析 | 第43-48页 |
| ·平顺性的评价方法 | 第43-45页 |
| ·ISO2631 评价方法 | 第43-44页 |
| ·ISO2631-1:1997(E)评价方法 | 第44-45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5-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五章 非线性空气悬架系统的模糊控制研究 | 第48-60页 |
|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 | 第48-49页 |
| ·非线性空气悬架模糊控制 1/2 车辆模型的建立 | 第49-50页 |
|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50-56页 |
| ·模糊控制器输入输出变量的确定 | 第51页 |
| ·输入输出变量的模糊化 | 第51-54页 |
| ·模糊规则的设计 | 第54-55页 |
| ·确定解模糊的方法 | 第55-56页 |
| ·非线性空气悬架系统的模糊控制仿真与分析 | 第56-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六章 总结及建议 | 第60-62页 |
| ·总结 | 第60页 |
| ·建议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