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7页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意义 | 第7-14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4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5-17页 |
第2章 江西昌奉高速公路地质特征 | 第17-34页 |
2.1 工程概况及地理位置 | 第17-18页 |
2.2 区域地质环境和工程地质条件 | 第18-26页 |
2.2.1 地形地貌 | 第18-19页 |
2.2.2 气象水文 | 第19-20页 |
2.2.3 地层岩性 | 第20-21页 |
2.2.4 地质构造 | 第21-23页 |
2.2.5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3-24页 |
2.2.6 新构造运动和地震 | 第24-25页 |
2.2.7 区域地质稳定性评价 | 第25-26页 |
2.3 高边坡工程地质特征及分类 | 第26-33页 |
2.3.1 昌奉高速公路沿线岩质高边坡概况 | 第26页 |
2.3.2 高边坡分类 | 第26-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昌奉高速公路高边坡稳定性的分析 | 第34-43页 |
3.1 岩质边坡滑动简化模型 | 第34-35页 |
3.2 公式推导 | 第35-37页 |
3.3 典型工点计算 | 第37-39页 |
3.4 分析计算结果 | 第39-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4章 昌奉高速公路边坡防护技术现场处治研究 | 第43-69页 |
4.1 SNS网主动防护+喷混植生防护岩质边坡研究 | 第45-53页 |
4.1.1 概况 | 第45-47页 |
4.1.2 防护设计 | 第47-50页 |
4.1.3 结果分析 | 第50-53页 |
4.2 拱形骨架+植生袋防护岩质边坡研究 | 第53-55页 |
4.2.1 概况 | 第53-54页 |
4.2.2 防护设计 | 第54-55页 |
4.2.3 结果分析 | 第55页 |
4.3 锚杆框架梁+植生袋防护岩质边坡研究 | 第55-59页 |
4.3.1 概况 | 第55-56页 |
4.3.2 防护设计 | 第56-57页 |
4.3.3 结果分析 | 第57-59页 |
4.4 抗滑桩防护岩质边坡滑坡研究 | 第59-65页 |
4.4.1 概况 | 第59-60页 |
4.4.2 防护设计 | 第60-64页 |
4.4.3 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4.5 全坡面防护技术试验观测 | 第65页 |
4.6 抗滑桩优化设计后的效益分析 | 第65-66页 |
4.7 高边坡稳定性处治中的排水设计 | 第66-68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5章 主要结论及建议 | 第69-71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69-70页 |
5.2 建议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