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概述 | 第10-15页 |
(一) 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的概念 | 第10-11页 |
(二) 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的特证 | 第11-12页 |
1. 管辖权异议应当在人民法院尚未对案件实体审理之前提出 | 第11页 |
2. 管辖权异议应当在法定期间内提出 | 第11页 |
3. 提出管辖权异议的主体应当是本案当事人 | 第11页 |
4. 管辖权异议只能向第一审人民法院提出 | 第11-12页 |
(三) 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的价值 | 第12-15页 |
1. 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是人民法院审判权实现的保证 | 第12页 |
2. 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是当事人诉权实现的保障 | 第12-13页 |
3. 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能实现诉权与审判权的相互制约 | 第13-15页 |
二、国外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的比较研究 | 第15-20页 |
(一) 大陆法系国家的管辖权异议制度 | 第15-16页 |
1. 法国的管辖权异议制度 | 第15-16页 |
2. 德国的管辖权异议制度 | 第16页 |
(二) 英美法系国家的管辖权异议制度 | 第16-17页 |
(三) 国外管辖权异议制度的比较 | 第17-20页 |
1. 明确规定了管辖权异议的提出时间和理由 | 第17-18页 |
2. 多采用管辖权异议附带诉讼模式 | 第18页 |
3. 管辖权异议以当事人主张为原则,法院依职权为例外 | 第18-19页 |
4. 明确规定默示协议管辖制度 | 第19-20页 |
三、我国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7页 |
(一) 我国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的立法 | 第20-23页 |
1. 确立管辖权异议制度的法律规定 | 第20页 |
2. 管辖权异议审理期间的法律规定 | 第20-21页 |
3. 管辖权异议制度与举证期限关系界定的法律规定 | 第21页 |
4. 确立管辖权异议再审程序的法律规定 | 第21-23页 |
(二) 我国管辖权异议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 第23-27页 |
1. 不能充分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 第23-24页 |
2. 人民法院处理管辖权异议具有浓厚的行政化色彩 | 第24-25页 |
3. 管辖权异议制度具体程序设计不合理 | 第25-27页 |
四、完善我国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的思考 | 第27-40页 |
(一) 完善我国管辖权异议制度应当遵循的原则 | 第27-29页 |
1. 程序正义原则 | 第27-28页 |
2. 诚实信用原则 | 第28页 |
3. 权利救济适度原则 | 第28-29页 |
(二) 完善我国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的具体思路 | 第29-40页 |
1. 强化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护 | 第29-33页 |
2. 改革人民法院对管辖权异议的审查制度 | 第33-35页 |
3. 完善管辖权异议制度的具体程序设计 | 第35-38页 |
4. 引进管辖权异议附带诉讼模式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