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役石拱桥评估与加固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4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7页 |
·石拱桥的发展概况 | 第17-19页 |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35页 |
·石砌体的本构关系 | 第20-24页 |
·石拱桥的极限承载力 | 第24-26页 |
·石拱桥的抗震性能研究 | 第26-28页 |
·基于神经网络的石拱桥损伤识别 | 第28-32页 |
·石拱桥剩余使用寿命 | 第32-34页 |
·石拱桥最优维护策略 | 第34-35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石砌体本构关系研究需解决的问题 | 第35-36页 |
·石拱桥极限承载力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36页 |
·石拱桥抗震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36-37页 |
·石拱桥损伤识别存在的问题 | 第37页 |
·石拱桥剩余使用寿命预测存在的问题 | 第37页 |
·石拱桥最优维护策略存在的问题 | 第37页 |
·本文研究思路和主要工作 | 第37-40页 |
第二章 石砌体受压本构关系 | 第40-52页 |
·引言 | 第40页 |
·石砌体的损伤机理 | 第40-43页 |
·石砌体的传力方式 | 第40-41页 |
·石砌体的破坏形态 | 第41-43页 |
·石砌体轴压损伤本构关系模型 | 第43-48页 |
·石砌体细观损伤模型 | 第44-45页 |
·损伤变量的定义 | 第45页 |
·基于损伤力学的石砌体单轴受压本构关系模型 | 第45-48页 |
·验证分析 | 第48-49页 |
·平面应力状态下石砌体本构关系 | 第49-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三章 大跨石拱桥极限承载力影响因素 | 第52-89页 |
·引言 | 第52页 |
·石拱桥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52-62页 |
·砌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 | 第54页 |
·石砌体本构关系及屈服、失效准则 | 第54-57页 |
·模型的开裂模拟 | 第57-58页 |
·迭代算法 | 第58-59页 |
·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状态的判定 | 第59-60页 |
·拱桥安全系数 | 第60-62页 |
·大跨石拱桥极限承载力分析 | 第62-73页 |
·桥梁概况 | 第62页 |
·石砌体的本构关系 | 第62-63页 |
·基本假定和加载工况 | 第63-65页 |
·线弹性稳定分析 | 第65-67页 |
·几何非线性稳定分析 | 第67页 |
·双重非线性分析 | 第67-73页 |
·荷载工况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第73-76页 |
·均布荷载作用范围对结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第73页 |
·集中荷载对于结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第73-74页 |
·偏载对于结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第74-75页 |
·温度荷载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第75-76页 |
·结构设计参数分析 | 第76-82页 |
·拱轴线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第76-78页 |
·矢跨比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第78-81页 |
·材料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第81-82页 |
·初始几何缺陷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第82-84页 |
·几何一致缺陷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第82-84页 |
·缺陷影响的规律性分析 | 第84页 |
·损伤对石拱桥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第84-87页 |
·有损伤的石拱桥本构关系 | 第85页 |
·损伤对石拱桥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分析 | 第85-86页 |
·损伤影响的规律性分析 | 第86-87页 |
·小结 | 第87-89页 |
第四章 石拱桥抗震影响因素及抗震加固 | 第89-120页 |
·引言 | 第89页 |
·参数的选择和有限元模型 | 第89-95页 |
·地震动的输入 | 第90-91页 |
·恢复力特性 | 第91页 |
·阻尼矩阵 | 第91-92页 |
·土层-基础-结构间的相互作用 | 第92页 |
·典型的地震波记录 | 第92-94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94-95页 |
·石拱桥地震反应影响因素 | 第95-112页 |
·石拱桥结构动力特性 | 第95-96页 |
·设计参数对石拱桥抗震的影响 | 第96-112页 |
·石拱桥的抗震加固 | 第112-119页 |
·自振频率和自重作用 | 第113-114页 |
·6度地震作用计算结果 | 第114-115页 |
·7度地震作用计算结果 | 第115-116页 |
·8度地震作用计算结果 | 第116-117页 |
·9度地震作用计算结果 | 第117-118页 |
·抗震计算结果分析 | 第118-119页 |
·小结 | 第119-120页 |
第五章 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石拱桥损伤识别方法 | 第120-136页 |
·石拱桥损伤识别研究的意义 | 第120-121页 |
·神经网络应用于结构损伤识别的基本原理 | 第121-122页 |
·基于概率神经网络PNN的石拱桥子结构损伤识别 | 第122-126页 |
·子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 第122页 |
·PNN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 第122-124页 |
·损伤位置识别输入参数 | 第124-126页 |
·工程实例 | 第126-133页 |
·概率神经网络的损伤识别结果比较 | 第133-135页 |
·小结 | 第135-136页 |
第六章 石拱桥加固后使用寿命和最优维护策略 | 第136-159页 |
·加固后石拱桥剩余使用寿命预测 | 第136-145页 |
·剩余使用寿命评估准则 | 第136-137页 |
·可靠度计算方法 | 第137-139页 |
·加固后石拱桥寿命预测 | 第139-145页 |
·剩余寿命预测工程实例 | 第145-150页 |
·桥梁概况 | 第145-147页 |
·加固设计 | 第147页 |
·拱脚内力计算 | 第147-148页 |
·加固后石拱桥使用寿命预测 | 第148-150页 |
·石拱桥最优维修策略 | 第150-155页 |
·马尔科夫链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 第151-152页 |
·状态转移矩阵(n步转移概率) | 第152-153页 |
·马尔科夫链在最优维修策略的应用 | 第153-155页 |
·最优维护策略工程实例 | 第155-157页 |
·工程概况 | 第155-156页 |
·最优维护策略 | 第156-157页 |
·小结 | 第157-15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59-162页 |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第159-161页 |
·展望 | 第161-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162-171页 |
致谢 | 第171-1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172-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