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图和附表清单 | 第14-15页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5-16页 |
1 引言 | 第16-18页 |
2 对象与方法 | 第18-29页 |
·调查点的选择 | 第18页 |
·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18-19页 |
·居民健康问卷调查 | 第18页 |
·血液样本的提取与保存 | 第18-19页 |
·外环境各污染指标的测定 | 第19页 |
·居民死亡回顾分析 | 第19页 |
·血清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及分型的检测 | 第19-20页 |
·血清中IL-2的检测和方法 | 第20-22页 |
·血清中IL-2R的检测和方法 | 第22-23页 |
·血清中INF-γ的检测和方法 | 第23-24页 |
·血清中IL-4的检测和方法 | 第24-25页 |
·血清中人凋亡相关因子(FASCD95)的检测和方法 | 第25-26页 |
·血清中人凋亡相关因子配体(FASL)的检测和方法 | 第26-28页 |
·质量控制 | 第28页 |
·数据分析及检测结果的统计学处理和分析 | 第28-29页 |
3 结果 | 第29-41页 |
·沙颍河中外环境各污染物指标的检测 | 第29-31页 |
·沙颍河中各污染物指标的检测结果 | 第29-30页 |
·污染区与对照区粮食、蔬菜、土壤及居民头发中各重金属及无机砷的检测结果 | 第30-31页 |
·沙颍河某县段面居民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31-32页 |
·沙颍河某县段面污染区与对照区居民的死因回顾性结果 | 第32-34页 |
·沙颍河某县段面污染区与对照区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与分型 | 第34-36页 |
·沙颍河某县段面污染区与对照区居民血清多种免疫因子水平的结果 | 第36-39页 |
·沙颍河某县段面污染区与对照区居民血清细胞凋亡因子水平的结果 | 第39-41页 |
4 讨论 | 第41-48页 |
·沙颍河外环境各污染指标的污染现状及居民对污染物的吸收途经分析#26 | 第41-42页 |
·沙颍河某县段面污染区与对照区居民的死因回顾性调查分析 | 第42页 |
·沙颍河某县段面污染区与对照区居民血清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及分型的分析 | 第42-43页 |
·沙颍河某县段面污染区与对照区居民血清各种细胞免疫因子水平的分析 | 第43-45页 |
·沙颍河某县段面污染区与对照区居民血清细胞凋亡因子水平的分析 | 第45-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表 | 第52-58页 |
综述 | 第58-71页 |
1 前言 | 第58-59页 |
2 淮河的污染现状 | 第59页 |
3 肿瘤发生机制的研究现状 | 第59-60页 |
4 3种常见水体污染物对居民健康(致癌)的危害 | 第60-66页 |
·重金属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危害 | 第60-63页 |
·铅 | 第61页 |
·镉 | 第61-62页 |
·砷 | 第62-63页 |
·水中有机污染物(PAEs)及微囊藻毒素对居民健康的危害 | 第63-64页 |
·有机污染物 | 第63页 |
·微囊藻毒素 | 第63-64页 |
·水污染所致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的改变 | 第64-66页 |
·免疫印迹方法测定血清中哟幽门螺旋杆菌的浓度 | 第65-66页 |
5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个人简历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