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构造地质学论文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中生代地质演化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论文的来源、目的及意义第10页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15-17页
     ·研究区区域地质概况第15-17页
第3章 地层发育特征第17-36页
   ·二叠系地层第17-20页
   ·三叠系地层第20-21页
   ·侏罗系地层第21-27页
     ·白垩系地层第27-36页
第4章 沉积学特征第36-50页
   ·二叠系沉积相分析第36-37页
   ·三叠系沉积相分析第37-38页
   ·侏罗系沉积相分析第38-43页
   ·白垩系沉积相分析第43-46页
   ·生物礁相第46-49页
   ·深水复理石沉积第49-50页
第5章 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大地构造环境第50-65页
     ·蛇绿岩第50-53页
     ·深成侵入岩第53-58页
   ·火山岩第58-65页
第6章 地质演化研究第65-80页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二叠纪-白垩纪沉积演化史第65-70页
   ·生物礁的发现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演化中作用第70-71页
   ·班公湖-怒江洋中段二叠纪-白垩纪演化模式第71-78页
   ·关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演化模式的讨论第78-80页
第7章 结论第80-81页
致谢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图版说明第86-90页
个人简介第90-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质导向技术在江汉油田广华区块中的应用
下一篇:面向对象的界面元方法及其与有限元的时域耦合分析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