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产品的人机界面设计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 ·界面的本质和分类 | 第12页 |
| ·人机界面的定义 | 第12-13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 ·界面设计的现状 | 第15-17页 |
| ·界面设计的发展趋势 | 第17页 |
| ·儿童产品的界面设计现状 | 第17-19页 |
| ·儿童产品的界面设计发展趋势 | 第19页 |
| ·研究方法与步骤 | 第19-20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研究步骤 | 第20页 |
|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人机界面设计的基本理论 | 第22-30页 |
| ·人机工程学原理 | 第22-23页 |
| ·认知心理学原理 | 第23-24页 |
| ·艺术设计原理 | 第24-25页 |
| ·产品语意学原理 | 第25-27页 |
| ·符号学原理 | 第27-28页 |
| ·界面设计理论的相互关系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儿童的特征分析 | 第30-38页 |
| ·儿童的生理特点 | 第30-32页 |
| ·儿童的心理特点 | 第32-34页 |
| ·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 | 第34-35页 |
| ·儿童特征的调查研究 | 第35-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儿童产品的人机界面设计 | 第38-53页 |
| ·以用户为中心的界面设计 | 第38-40页 |
| ·儿童产品界面设计需求分析 | 第38-39页 |
| ·细分儿童用户 | 第39-40页 |
| ·儿童产品界面的设计原则 | 第40-45页 |
| ·安全性原则 | 第40-41页 |
| ·人机性原则 | 第41-42页 |
| ·情感与个性化原则 | 第42页 |
| ·文化趣味性原则 | 第42-43页 |
| ·体验性原则 | 第43-44页 |
| ·益智性原则 | 第44-45页 |
| ·儿童产品界面的设计特征要素 | 第45-50页 |
| ·功能因素设计 | 第45-46页 |
| ·约束因素设计 | 第46-47页 |
| ·形式因素设计 | 第47-49页 |
| ·人机因素设计 | 第49-50页 |
| ·界面设计评价 | 第50-52页 |
| ·界面设计评价的方法 | 第50-51页 |
| ·界面设计的评价标准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设计实践—儿童mp3 人机界面设计 | 第53-65页 |
| ·现有mp3 类型及其界面设计分析 | 第53-55页 |
| ·mp3 类型特点 | 第53-54页 |
| ·现有mp3 界面设计分析 | 第54-55页 |
| ·儿童mp3 界面设计方法和原则 | 第55-61页 |
| ·儿童用户研究 | 第56页 |
| ·儿童mp3 界面的特征要素设计 | 第56-58页 |
| ·儿童mp3 界面设计原则的体现 | 第58-60页 |
| ·儿童的使用体验与评估 | 第60-61页 |
| ·儿童mp3 的概念设计方案 | 第61-64页 |
| ·整体设计框架 | 第61-62页 |
| ·方案展示 | 第62-63页 |
| ·设计评价 | 第63-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 ·总结 | 第65-66页 |
| ·工作展望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72页 |
| 附录I 儿童特征的问卷调查 | 第72-73页 |
| 附录II 儿童mp3 产品设计调查问卷 | 第73-75页 |
| 附录III 儿童手机的人机界面设计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