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城市道路绿地相关概念 | 第11-15页 |
·城市道路的概念 | 第11页 |
·我国城市道路的类型 | 第11-12页 |
·我国城市道路的相关指标 | 第12页 |
·城市道路绿地 | 第12-13页 |
·城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 | 第13页 |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的功能 | 第13-15页 |
·国内外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的历史发展 | 第15-17页 |
·国外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的历史发展 | 第15-16页 |
·国内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的历史发展 | 第16-17页 |
·国内外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2 道路绿地植物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特征分析 | 第20-49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0-21页 |
·自然条件 | 第20页 |
·杭州市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状况 | 第20-21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1-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47页 |
·杭州市主干道路样地物种构成分析 | 第23-29页 |
·杭州市主干道路基本群落特征 | 第29-34页 |
·杭州市主干道路绿地水平与垂直结构分析 | 第34-37页 |
·杭州道路群落配置分析 | 第37-39页 |
·杭州市主干道路物种多样性特征 | 第39-47页 |
·小结 | 第47-49页 |
3 杭州市主干道路绿地景观评价 | 第49-58页 |
·评价方法 | 第49-54页 |
·层次分析法简介 | 第49页 |
·确定评价因子并建立综合评价结构模型 | 第49-52页 |
·明确各群落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及检验 | 第52-54页 |
·结果分析 | 第54-57页 |
·一致性检验和评价因子总排序 | 第54-56页 |
·道路绿地景观综合评价及等级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4 道路绿化植物配置模式及其典型群落结构分析 | 第58-69页 |
·Ⅰ级道路典型植物配置模式 | 第58-63页 |
·上塘路 1# | 第58-59页 |
·天目山路 2# | 第59-60页 |
·江南大道 1# | 第60-61页 |
·风情大道 1# | 第61-63页 |
·Ⅱ级道路典型植物配置模式 | 第63-66页 |
·莫干山路 2# | 第63-64页 |
·环城北路 1# | 第64-65页 |
·之江路 2# | 第65-66页 |
·Ⅲ级道路典型植物配置模式 | 第66-68页 |
·石祥路 1# | 第66-67页 |
·闻涛路 1# | 第67-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5 城市道路绿地群落结构优化措施的探讨 | 第69-72页 |
·道路绿地群落构建问题 | 第69-70页 |
·分车带植物群落配植模式重复率高 | 第69页 |
·用作行道树的树种不多,缺少特色 | 第69页 |
·部分道路的群落景观层次不足 | 第69页 |
·垂直立体绿化的使用较少 | 第69页 |
·有些路段的植物养护、管理不够到位 | 第69页 |
·可遵循的地方性专业规范较少 | 第69-70页 |
·道路绿地植物群落结构优化探讨 | 第70-71页 |
·不断研究新的植物景观配置模型,丰富道路绿化 | 第70页 |
·提高行道树种类及应用水平,增加道路特色 | 第70页 |
·增加植物整体层次构建,形成具有较好生态功能的道路绿地 | 第70页 |
·加强植物的养护和管理工作 | 第70页 |
·适当加大立体绿化的比重 | 第70页 |
·建立和完善地方道路绿地景观建设法规 | 第70-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6 结语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附录 1 杭州市主干道路绿地植物调查表 | 第76-77页 |
附录 2 杭州市主干道路绿地植物群落样地 | 第77-85页 |
附录 3 杭州城区主干道路绿地植物群落景观质量评分表 | 第85-88页 |
个人简介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