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理论论文--绘画艺术史论文

故国之思--明遗民画家花鸟画的“比兴”研究

论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绪论第7-13页
第一章 “比兴”的内涵与美学特质第13-37页
 第一节 文学中的“比兴”第13-22页
  一、 “比兴”概念的历史阐发和演化第13-14页
  二、 比喻、象征——“比”的美学本义第14-18页
  三、 因物起情、起发己心——“兴”的美学特点第18-21页
  四、 心物合一、主客互动——“比兴”的美学内涵第21-22页
 第二节 “比兴”与花鸟画创作第22-37页
  一、 “比兴”从诗歌到绘画第24-27页
  二、 比兴在花鸟画中的呈现第27-37页
   1. 象征——宫廷花鸟画“比兴”特征第27-31页
   2. 寓兴——文人花鸟画“比兴”特色第31-37页
第二章 明遗民画家身份的确立与其艺术创作第37-67页
 第一节 明遗民画家概念的界定第39-46页
  一、 明清易代与遗民画家身份确立第39-42页
  二、 明遗民画家的生存方式第42-46页
 第二节 明遗民画家与其艺术创作第46-67页
  一、 明遗民画家诗词中的遗民情结第47-54页
  二、 人物与山水画中的隐逸象征符号第54-60页
  三、 中国历史上遗民文化与花鸟画创作第60-67页
第三章 怨愤与感伤——“天潢贵胄”花鸟画的比兴第67-104页
 第一节 “墨点无多泪点多”——八大山人花鸟画中的比兴第68-84页
  一、 生平、境遇与画风第68-70页
  二、 八大山人花鸟画作品的“比兴”特点第70-84页
   1. 暗讽、隐喻与民俗典故的运用第70-75页
   2.奇特造型与拟人化的意象显现第75-79页
   3.“开合式”象征图式——以独特的意象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第79-84页
 第二节 “古花如见古遗民”——石涛花鸟画中的比兴第84-104页
  一、 生平、际遇与诗画中的遗民情结第84-89页
  二、 自我表征——石涛花鸟画中的比兴特色第89-104页
   1.《梅兰竹石图》第89-95页
   2.《墨荷图》第95-98页
   3.《菊花图》第98-104页
第四章 抑郁不平之气——其他画家花鸟画中的比兴特色第104-137页
 第一节 寓意高逸——恽寿平花鸟画中的比兴第106-119页
  一、 生平与其花鸟画第107-109页
  二、 “传韵”、“摄情”与“比兴”第109-113页
  三、 “可怜白发同枯柳,纵有春风不再青”——寓意高逸背后的遗民情感第113-119页
 第二节 岭南画派的明遗民画家第119-129页
  一、 张穆苍凉沉郁的禽鸟图第120-123页
  二、 彭睿瓘冷寂超脱的兰竹图第123-125页
  三、 薛始亨兰石图中的亡国之恨第125-127页
  四、 大汕孤高傲世的梅竹图第127-129页
 第三节 其他画家花鸟画中的比兴特色第129-137页
结语:故国之思——明遗民画家花鸟画中“比兴”的情感旨归第137-142页
参考文献第142-151页
致谢第151页

论文共1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部分地区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流行现况及趋势研究
下一篇:高速铁路供电系统RAMS评估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