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目标 | 第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2章 土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基本理论 | 第20-28页 |
·土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 第20-23页 |
·土地整理的概念 | 第20-21页 |
·土地整理规划的概念 | 第21-22页 |
·土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 第22-23页 |
·土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相关评价的关系 | 第23-24页 |
·土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比较 | 第24-26页 |
·土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 | 第24-25页 |
·土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联系 | 第25-26页 |
·土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26-28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6页 |
·生态经济协调理论 | 第26页 |
·系统理论 | 第26页 |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26-28页 |
第3章 土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与方法研究 | 第28-37页 |
·土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 第28-29页 |
·土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与内容 | 第29-32页 |
·评价方案设计 | 第29-30页 |
·收集相关法规和资料 | 第30页 |
·规划分析 | 第30页 |
·环境现状分析 | 第30页 |
·环境影响识别 | 第30-31页 |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 第31页 |
·评价结论 | 第31页 |
·监测与跟踪评价 | 第31-32页 |
·公众参与 | 第32页 |
·土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 第32-37页 |
第4章 土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识别与指标体系建立 | 第37-46页 |
·土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识别 | 第37-41页 |
·土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识别的内涵、目的 | 第37页 |
·土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识别 | 第37-41页 |
·土地整理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41-46页 |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41-42页 |
·指标体系的框架 | 第42-44页 |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4-45页 |
·评价指标分值的确定 | 第45页 |
·评价分值的计算 | 第45-46页 |
第5章 土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证 | 第46-54页 |
·江苏省响水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年-2010年)分析 | 第46-48页 |
·研究区域基期背景 | 第46-47页 |
·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 | 第47页 |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目标 | 第47-48页 |
·江苏省响水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识别 | 第48页 |
·江苏省响水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48-52页 |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9-50页 |
·指标权重确定 | 第50-51页 |
·指标无量纲化处理 | 第51-52页 |
·江苏省响水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 第52-53页 |
·江苏省响水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预防、减缓措施 | 第53-54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不足之处及努力方向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页 |